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肿瘤患者的健康守护神

 

  ■ 张德明

  9月7日上午,一位来自洪泽区岔河镇东陈村的老者,借着给老伴买药的机会,来到洪泽区人民医院肿瘤科,送来了一面印有“医术精湛,救死扶伤,德艺双馨,情系患者”字样的锦旗,感谢肿瘤科主任沙晓锋及其医护团队多次将其老伴徐女士挡在“鬼门关”外,说起沙晓锋及其医护团队对老伴的尽心救治与精心照护,老者兴奋不已,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珍爱生命,绝不放过任何救治机会

  患者徐女士今年63岁,2016年11月因身体不适被诊断为右肺癌全身多处转移,在其家人陪伴下至淮安、南京多家三甲医院就诊。患者处于恶性肿瘤晚期,无手术机会,预计生存期不超过4个月。

  2017年1月5日是沙晓锋加入洪医大家庭后第一次查房的日子,查房时他发现入住洪泽区人民医院的徐女士出现严重胸闷、气喘等症状,家人都担心其病情难以支撑到春节。沙晓锋随即进行抢救,待其病情好转后给予化疗等治疗,直至病情稳定。6月21日上午,因病情加重而入院的徐女士再次出现呼吸困难伴长时间昏迷,几位医师查看后告知徐女士家人,患者属肿瘤晚期,预后不佳,其家属表示理解,决定放弃治疗并着手筹备后事。闻讯而来的沙晓锋随即与徐女士家人沟通,劝说他们不要轻言放弃,让医生再努力一次,哪怕只能给患者带来万分之一的生命奇迹。经过全体医护人员连续六个小时的努力救治,患者最终转危为安。6月29日,医师查房时指出,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及其家属要求出院调理。沙晓锋详细交代了相关用药事宜,并一再叮嘱其注意饮食、好好休息。

  “现在,她每顿可以吃一小碗饭啦!”徐女士的老伴9月7日带着锦旗来到医院向肿瘤科医护人员表示谢意时开心地说道。

  不忘初心,为大家舍小家彰显大爱

  “尽我之心,解您之困!”是沙晓锋最喜欢的医德箴言,他在心里经常激励自己的是“一定要竭尽全力”,每天鞭策自己决不能说出的是“我已经尽力了”。为此他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刻苦钻研医疗技术,努力使自己成为每一位肿瘤患者的健康守护神。迄今,他已在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擅长并熟练掌握食管癌、肺癌、肝癌、肠癌等常见肿瘤的精确放疗(伽马刀、强调治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肿瘤介入治疗、晚期肿瘤的姑息止痛及营养支持治疗等技术。

  今年1月3日,在洪泽区人民医院院长王林森等院领导的真诚相邀下,沙晓锋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号召,毅然决然地从某三甲医院来到洪泽区人民医院担任肿瘤科主任。他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妻子王月毅然辞去了市区某医院护士长的工作,陪同他一起来到洪泽区人民医院;年近七旬的父母也放弃了在南通老家颐养天年的退休生活,来到淮安帮忙照看沙晓锋孩子上学。

  家人的支持与鼓励、院领导的器重和关爱,让沙晓锋更加坚定了在洪医施展身手的信心,时刻激励自己,要让更多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更为优质、更高水平、更加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锋芒初露,以新技术引领学科发展

  肿瘤科在洪泽区人民医院原属于薄弱科室,2017年以前平均收治病人数不超过20人。自沙晓锋担任科主任以来,肿瘤科发展迅速,医疗质量整体提升,收治病人数也大幅提高,最高时达到50多人。

  沙晓锋努力谋求科室发展,提高医护人员的团队意识,增强科室人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已开展液体活检联合组织活检基因测序指导下的恶性肿瘤的化疗及靶向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吡柔比星碘化油悬混液治疗原发性肝癌等新项目新技术4项,并申报江苏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

  肿瘤科正在筹备购买高端直线加速器,筹建肿瘤放疗科,未来肿瘤科预设置为肿瘤内科、肿瘤放疗两个病区,并将在未来两年争创市级重点专科。沙晓锋表示,将以“2017学科建设年”为中心,凝聚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力量,着力重点专科建设,力争在人才培养、新技术新项目开展、医疗管理、特色科室建设等诸多方面寻求突破性发展,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服务质量与内涵,努力使洪泽区人民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的台阶。

  沙晓锋在门诊开处方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