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岔河镇打造“威尼斯水城”吸引游客

 

  ■ 李文俊

  本报讯 “白马湖村王骆殿岛给游客以‘岛在水中,人在画中’的体验,让游客有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感觉。”近日,澳大利亚的游客唐加好先生慕名游览洪泽区岔河镇白马湖村王骆殿岛旅游风景区时如是说。该镇充分利用水资源优势,做足“水文章”,将传统村落最美渔村集中打造成“生态环境优美、休闲特色鲜明、渔业文化浓郁、渔村风情独特”的岔河“威尼斯水城”,吸引了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前来游览。

  白马湖有99座岛,其中岔河镇白马湖村王骆殿岛是最大的一座。王骆殿岛由南北两座东西长450多米的岛组成,岛的两端有道路相连,形成了“岛中有塘、塘周有岛”的良好水陆环境。两个岛相隔水域宽65米,岛岸线全长1200米,总面积110多亩,其中岛心河塘50多亩,是一个典型的水乡传统渔业村落。岛上的环境优美,植被完整,空气清新,也是一座天然氧吧。岛上人口为364人,129户,76座房屋。岛四面环水,有“水上都市”之称。湖水清澈透明,盛产的螃蟹、甲鱼、青虾、鳜鱼、长鱼等特种水产品,以其生态养殖、绿色食品之优势而畅销海内外,尤其是白马湖大闸蟹久负盛名,远销四方。白马湖村充分抓住国家对白马湖进行开发的契机,强势推介白马湖特产,白马湖咸鱼、菱角、芡实、龙虾、虾米、鸭蛋、荷叶茶等数十种生态特产得到市场认可。

  近年来,岔河镇先期投资8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开发,注重打造水美、景美、环境美的氛围,先后以水与岛的灵动和谐趣为特征,着力突出小岛桃红柳绿的婀娜景致,建设了标志性建筑,浇筑了环岛水泥路面,铺设垂钓栈道,栽了上千株果树以及女贞、桂花、红叶石兰、广玉兰等景观树,建设了白马湖特色渔村门楼、全木凉亭、水车、风车、游艇码头、烧烤摊棚,对10多户渔家的立面进行了出新,打造了民宿民居,购买了游艇、画舫船、旅游船,添置了水冲式旅游厕所,建设了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对河塘和村庄环境进行集中整治,悬挂灯笼168个、红旗460面,添置路灯42盏,全力建设清清湖水、茵茵绿草、蜂飞蝶舞的绿色渔村。沿白马湖水域开发万亩荷花荡、芦苇迷宫、采摘芡实和菱角体验区、渔民捕捞作业区、水上赛事运动区等风光带,并以此开设“一日游”线路,“游渔村、进渔家、逛渔岛、品鱼宴、赏湖景”等“农家乐”项目已为众多旅游者所青睐,让游客在生态旅游观光区里享受“渔歌催晓”、“渔家小憩”、“孤岛垂钓”、“荡舟采莲”、“白马观光”、渔民劳作等自然的渔村风光。

  “经过合理的规划布局,王骆殿岛整体形象改变了,功能完善了,百姓过得幸福了,环境的改变也带来了更大的商机。”岔河镇负责王骆殿岛旅游项目的党委副书记李国家说。他表示,在不久的将来还要建渔文化展示馆、水上剧院、艺术中心、创意展示中心等,丰富文化休闲内容,努力打造旅游、商务、餐饮、休闲、养生、体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今年10月1日开始将举办为期七天的传统狂欢节,除了水上巡游表演项目之外,还增加了音乐会演奏等其他的节日活动。此外,还将举办自助烧烤、篝火晚会、放许愿灯、帐篷露营、垂钓大赛,让游客在7天里游乡村美景、品乡土菜肴、观乡间民俗、享乡野闲趣。欢乐的气氛将笼罩着小岛,并让参与其中的人们记住这里别具特色的活动项目,让大家能够尽享独一无二的狂欢节。

  王骆殿岛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美称。水道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任何车辆都不能进入,因此入岛的所有交通工具都是船。船在这里像公交车一样有固定的线路和船站,游客可以像坐出租车一样坐出租船。房屋建筑风格各异,房屋的门窗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花纹,住户墙壁和住家船上绘有一幅幅崭新的彩绘文化墙。夜间泛舟,独有一番情趣。这儿清澈、明净和质朴的气质是吸引游客前来感受她的美丽、温馨和浪漫的重要原因。凡是来过王骆殿岛的游客都念念不舍,乐而忘返。

  白马湖风光旖旎,万顷湖面碧波荡漾,水土丰饶、日出斗金的白马湖渔村,已经成为镶嵌在江淮平原大地上一颗荷韵流芳的明珠。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