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我市开发园区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

 

  ■通讯员 孙太康 记者 季明稳

  近年来,我市开发园区探索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创新为驱动,激发转型新动能,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9月份省政府公布的上年度全省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评结果中,我市7家参评开发区全面实现进位,平均上升4.29位;在上年度全省45家共建园区考评中,我市8家共建园区有6家获省表彰奖励;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上年度全国219家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名列第32位。

  改革创新思路宽

  创新发展理念。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盯招商和服务招商两大任务,实施“产业集聚提速、城市品位提升、民生福祉提档、干部素质提高”四大工程,全力推动二次跨越;金湖开发区以“股权换资、机器换人、电商换市、科技换金”的“四换”方式为抓手,助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创新招商方式。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淮安工业园区、洪泽开发区通过组建招商先锋队、招商突击队,聘请“招商大使”等方式,引进比亚迪云轨、永磁电机等项目;淮安高新区深化委托招商、资本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新招引了百亿级骏盛新能源电池、保弗利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一批重特大项目;涟水开发区主攻产业链招商,围绕打造PCB(印刷线路板) 产业持续招商,先后引进中信华电子、苏杭科技、汇卓电路等12个印刷线路板项目。

  项目推进措施实

  各开发园区通过提速度、重服务、勤督查三大举措,有效推进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和建设。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践行“围墙外包办,围墙内帮办”服务理念,对重大项目实行领导包干责任制,加强项目建设刚性考核,对进展较慢项目及时提醒通报、明确办结时限。今年以来,全市开发园区新开工亿元或1500万美元以上工业项目67个,计划总投资228.3亿元,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规模达到3.4亿元。

  载体建设上台阶

  载体升格创牌方面,淮安高新区2月13日正式获批国家级高新区;清河开发区、苏淮高新区对照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标准全面启动建设工作;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盱眙开发区通过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验收;金湖经济开发(银涂)新区体育用品产业园获批省级特色产业园。“区中园”建设方面,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保税物流园和空港物流园三大专业物流园区;淮安工业园区重点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汽车博览园和婚庆文化风情小镇等“八园一小镇”特色平台。

  创新创业力度大

  各开发园区相继出台鼓励创新创业、引进高端人才的激励措施。加大政策引导。盱眙开发区实行“科技创新券”“高层次人才(团队)创业券”“人才购房券”等创新支持政策。加快平台建设。淮安高新区高标准建设占地468亩江淮科技产业园、占地186亩中业慧谷软件创意园和中德物联网传感器孵化园三大科技平台;盱眙开发区启动建设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314亩双创平台项目。加速人才引进。全市开发园区累计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616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1人,省“双创”、“博士计划”等418人,市淮上英才培养对象137人,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为开发区转型升级提供了保障。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