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铁嘴”调解员张发利

 

  ■记者 杜勇清 通讯员 丁立高

  在盱眙县旧铺镇,有这样一个人民调解工作室:工作室以个人名字命名,这个工作室就是“张发利人民调解工作室”。

  人民调解,靠的是说事拉理,要的是“嘴”上功夫。在人民调解战线工作了33年的张发利“嘴”上功夫了得,人送外号“张铁嘴”。仅今年上半年,他已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0多件。

  “发利‘铁嘴’响,一个能顶俩。”提到张发利,村民顾某打心底里佩服。2015年冬天,顾某在当地一个房地产项目工地打工,搞楼板吊装,发生墙体倒塌事故,顾某被砸成重伤。此后,顾某一家就赔偿问题与老板发生纠纷。顾某的妻子找到张发利主持公道,正在医院输液治咳嗽的张发利二话没说,拔下针管去了工地。整个调处花了三天两夜,搞定。顾某拿到了45万元赔偿款。

  清官难断家务事,却难不倒张发利。今年4月,一位刘姓村民找张发利哭诉,丈夫在外地务工遭遇交通事故死亡,得了34.5万元赔偿款,钱被公公婆婆婆领取后,分文不给同是继承人的刘某。到了刘某家,张发利有办法。他一边把相关的法律资料拿给两位老人学习,一边动员老人信得过的亲友一起来做工作,同时说服老人14岁的孙子常去看望爷爷奶奶,慰藉老人丧子之痛。经过7次登门,矛盾最终圆满化解,老人将赔偿款中的24万元,分给了儿媳小刘。

  “铁嘴”张发利,事情再难不放弃。去年7月,20多名工人一起涌进张发利调解工作室,声称要扒了他们所在的工厂。经过了解,张发利得知,这些工人是当地一家箱包公司的员工,由于经营不善,公司老板在未结清工人工资的情况下去了苏南。张发利迅速稳住工人们的情绪,第二天就奔赴苏南,折腾了一个星期,找到了老板,带回来80多万元工资款。

  自1985年投身人民调解工作33年来,张发利共接待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3800余件,调处成功率98.3%,为当事人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7000多万元。前不久,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被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称号。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