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张健
“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紧紧遵循‘高端、绿色、循环、集约’的发展导向,突出‘高’和‘新’的方向,聚焦新材料,培育产业链,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建设一流特色园区,构筑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增长极。”苏淮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周守琴说。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打造绿色产业。按照“高端切入、终端优先、链式招引、绿色发展”的发展方向,全力开展招商选资,加快培育芳纶功能性纤维、聚氨酯、氟硅新材料和电子化学品特色产业链,推动盐化新材料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提升产品档次,降低资源消耗,稀释和消化低端生产力,加快绿色化、循环化、集约化发展。同时,按照“一特三提升”方向,坚守产业定位、项目品质。
不断集聚创新资源,强化科技引领支撑。围绕加快建设国家级、省级高新区目标,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大连化物所等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提升千人计划产业研究院“种子孵化”功能,搭建科技服务O2O平台,全面开展“订单式”服务,支持斯德瑞克、格罗瑞等科技型企业尽快创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完善配套服务功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步伐,打造安全环保监测监控及应急处置平台。加快完成企业污水排放“一企一管”和雨水排放监控二期工程,切实提升园区环保“技防”水平。加快建设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永济河生态修复工程等环保重点工程,完成园区水系调整。
坚持生态永续发展,加强安全环保监管。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聘请业内专家,对园区所有重大危险源进行常态化排查和会诊,全程跟踪督办,加强闭环管理,确保园区、企业安全本质度不断提升。坚持铁腕治污、从严监管,健全环保长效管理机制,完善环保执法监管体系。完成重点企业废气泄漏检测修复工作,加强有组织废气排放实时监测。切实加强联合执法、综合监管,推动群众对园区环境满意度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