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隽玉鹏
“老人家,您这是要干嘛啊,这些东西不能进。”一位鬓角斑白、后背微驼,扛着满满一口袋东西的老大爷被传达室的门卫拦了下来。“同志,我要找严松,你们严局长,这是我家自己种的花生,刚下来的新鲜着呢,你就让我进去给大家伙尝一尝,送完我就出来,不耽误你们正常工作的。”说完,老人扛起口袋就要往里闯。
原来,这位老人家是前些日子“蓝水滴”爱心小组帮扶对象丹丹的爷爷。丹丹今年12岁,家住淮阴区大西北——西宋集镇,父亲早逝,母亲也离家出走了,丹丹从小就一直跟着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生活的不幸与艰苦并没有将这个女孩击倒,反而使她比同龄的孩子更加自立,学习成绩也在班中名列前茅,随处都能听到她开朗的笑声,生活的艰辛似乎从她的笑声中“消失”了一般。但是最近,因为每月400元的生活费,笑容却渐渐地从丹丹的脸上淡去。今年,丹丹以优异的成绩被淮阴区开明中学录取并减免了学费,而每月400元的生活费对于丹丹一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难以负担,爷爷奶奶更是愁得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下。去城里上学意味着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对丹丹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机会。如果去,每个月400块钱的生活费他们实在支付不起;倘若不去,又怕耽误前程。在这般纠结与现实面前,这个爱笑女孩的心头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2012年淮阴地税局的税务干部们取“地税蓝”和“税如水,润泽天下”之意,自发组建了“蓝水滴”爱心小组。“蓝水滴”爱心小组一直坚持以“奉献、尊重、信任、友爱”为核心内涵,以“弘扬地税精神、展示地税风采”为目标,组织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帮扶贫困家庭、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淮阴地税“蓝水滴”爱心小组得知丹丹的情况后,讨论制定了帮扶计划,决定按月资助丹丹生活费至高中毕业。“爱敬诚善淮阴人”、“蓝水滴”爱心小组发起人严松在淮阴地税局“蓝水滴”微信群发起倡议,“红包雨”纷纷落下,在短短两小时内便筹集齐了丹丹的生活费。开学前,“蓝水滴” 志愿者们购买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来到丹丹家的小院里,将生活费送到了丹丹手中,并且留下了联系方式。丹丹接过学习用品和生活费开心地笑了,在阳光的照射下这笑容是那般的耀眼和纯净,而笼罩在丹丹心头的那层阴霾也在此刻渐渐消散。“蓝水滴”自成立以来,共资助4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两名患病儿童接受帮助并获得康复;还有两名中学生正在接受资助。2015年,“蓝水滴”爱心小组被淮阴区委、区政府评为“爱敬诚善淮阴人”先进集体,四名志愿者成员被评为“爱敬诚善淮阴人”先进个人。
而那一口袋花生正是丹丹一家对“蓝水滴”们最沉甸甸的感激,也正是这一颗颗包含浓浓情意的花生,使传达室里的“争吵”不那般“刺耳”,涌动着的是每个人心头的暖流。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