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建立现代化税收征管新格局

 

  ■ 郎小颖 张伟 朱尚君 汤瑾瑜

  近年来,我市税务系统坚持法治引领、改革创新,聚力破解税收征管工作中的瓶颈制约,发挥职能优势,纳税人获得感逐步提升、税收征管效能有效提高、税收共治格局初步形成。截至9月底,《淮安市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确定的29个事项,已完成26项,完成率达89.7%,走在全省前列。市国税局及县区局均被评为省“税收管理改革综合示范点”,市地税局淮安区局、稽查局被评为省“法治税务示范基地”。

  新模式——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以创新优化纳税服务体系为抓手,以转变征管方式为着力点,税收征管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轨道。

  架起便民办税“高速路”。推广服务窗口业务综合化模式,将发票发放专项业务纳入综合服务范围,实现除车购税、发票代开外所有涉税事项的综合服务,减少纳税人“二次排队”。加强电子税务局建设,在市县区设置18个缴费点,推进自助办税机使用。推动邮寄发票集中配送中心建设,严格建设增值税专用发票库房,“网上批、快递送、不见面”模式已正式实施,全市共有30余户纳税人已先行体验,办税时间明显缩短。

  编织税收共治“一张网”。税务部门依法规范涉税信息的提供,24个成员单位通过市税收征管保障信息交换平台传递涉税信息,供各级税务系统机关分析、比对和核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有效整合“一网两库一平台”资源;采取市县联动建设第三方数据分析应用平台,建立数据需求和应用分析团队,提高数据采集、分析和利用水平。据统计,已采集重大项目信息、宗地信息等涉税信息125.68万条,应对入库税款3.72亿元。

  撑起诚信纳税“保护伞”。实行纳税信用动态管理,顺利完成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其中,A级、B级企业占比81.82%;C级、D级企业占比18.18%。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A级、B级纳税人给予发票领用数量、出口退税等“特权”;对C级、D级纳税人给予业务办理方面的限制或禁止。加大税银联动推广力度,搭建小微企业税银互动服务平台,纳税信用B级以上小微企业可凭自身纳税记录,免担保、无抵押、低费率申请银行贷款。

  筑牢税收风险“防火墙”。全面实施纳税人低风险自主应对,制作中等风险应对指引和个性化应对模板,建立集中案头审核、集中审理、集中执行运行机制,深化大企业风险管理,全年推送各类风险1.12万户次,应对税款12.74亿元。加强税务部门与司法行政部门协作,落实税收法律顾问制度,推进税务公职律师制度试点工作,已有23件重大工作事项经法律顾问参与或把关,保证行政行为、重大事务处理的合法性;3名税务人员成为全省首批税务公职律师。

  新挑战——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问题凸显

  对照推进税收治理体系和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现行税收征管体制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一方面,外部数据的支持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信息保障平台的信息共享瓶颈仍未打破,一些关键性涉税信息仍未向税务机关开放,对自然人税收管理体系建立等征管改革重点项目形成阻碍,需要进一步拓展应用,实现资源共享。另一方面,纳税服务的帮扶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大。正式实施的网上领用、邮寄送达发票政策,相关费用需纳税人自己承担,对推广工作构成较大阻力,需要进一步出台资金优惠政策,更好地引导纳税人使用网络和邮寄发票。

  新作为——

  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纵深推进

  继续推进纳税服务升级。扩大预约取件范围,编制办税服务事项目录,实行服务事项编码管理;拓展网上办税事项,对税务登记、发票办理等事项,推行线上受理、线上办理、线上反馈;推广办税服务厅“一窗一人”联合办税模式,探索申报、缴税业务“一次申请、一笔划缴、一张凭证”。推进办税厅功能转型,在体验、辅导、自助和预约服务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

  继续推进风险应对支持团队建设工作。跟踪、督导各地支持团队建设情况,确保支持团队建设工作不走样、不跑偏;开展深度分析支持案例交流点评活动,提高深度分析框架、应对预案范本应用水平和应对人员业务能力;及时修订《纳税评估(风险应对)绩效积分管理办法》,提升应对人员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继续探索开展税务公职律师试点。开展依法行政培训,提高公职律师和公职律师后备人才的法律素养,组织依法行政大比武竞赛,巩固培训效果;继续推进公职律师履职,发挥公职律师在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复议应诉、重要疑难税收政策解读中的作用;建立公职律师履职台账登记制度,为监督评价公职律师工作质效提供依据。

  继续加强信息数据共享。扩展实施国地税关联业务联调,进一步开展定额核定、增值税申报同时自动申报地税税种等业务,实现数据共生、共享和国地税业务的深度融合;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