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劳动让人有尊严

 

  ■记者 杨春阳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0月19日中午,在淮海东路一商城门口,环卫工人孙美兰像往常一样到岗,负责道路上的质检任务,作为一名党员,她心系十九大的召开,利用休息时间学习,还不忘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做好自己的工作,带好工友,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工作氛围,让淮安的形象更美好,让外地人愿意来淮安,共建美丽新淮安。”

  对自己负责的片区,孙美兰如数家珍。“从承德路到越河路,再往东到深圳路,每天有85名环卫工人作业。哪里有卫生死角,哪里有垃圾,哪里就有环卫工人在及时清理。”三年前,孙美兰从一名片区清扫班长升职为片区质检员,负责道路上的环境保洁工作检查。19日中午11点到下午1点半,晚上5点到10点半,由她当班。深知一线工作的辛苦,在检查中,孙美兰的管理更加人性化。“首先要提醒每个工人保证自身的安全,再调强劳动的质量。”遇到清洁工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孙美兰就拿起扫把,上阵清扫。

  在环卫系统工作21个年头,孙美兰用双眼见证了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居民越来越多了,设施也更完善了,就连垃圾箱摆放的数量也比以前增多了;人们的素质提高,乱扔垃圾的现象减少了;十几年前,环卫就开始机械清扫,大大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孙美兰介绍,环卫工人的福利也更好了,“今年上半年,我们每人的工资还上调了四百元。”

  不仅如此,对这份工作,孙美兰存在着深厚的感情。用她自己的话说,劳动让她找到了活着意义和尊严。“每天早上,在爱心早餐点,吃上热乎的早饭;工作累的时候,去爱心休息站歇息、喝水,这些都是社会对我们的关爱和对我们劳动的尊重。”据了解,爱心早餐和爱心休息站在我市倡导,至今已有六年的时间,为每个环卫工人送上了温暖。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