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孔 雪
通讯员 王金媛
10月22日早上5点19分,杨晶晶准时来到有轨电车市体育馆始发站,一上车她就开始忙碌起来,打扫卫生、检查药箱和灭火器,随后便开始了这一天的工作。几分钟后,一抹“红色”缓缓驶出站台,这是有轨电车一号线“喜迎十九大,奉献在淮安”党建主题电车,只见一幅幅图文不仅把整列车厢装扮得十分耀眼,也将电车公司共产党员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爱岗敬业的精神广泛传播。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体有轨电车党员积极参与了“共产党员示范岗”活动,杨晶晶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是“不忘初心”,作为基层党员,只有更好地为基层的老百姓做好服务,把服务工作做好、做实,就是最好地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
跨入城市轨道交通时代,淮安现代有轨电车正快速行驶在发展的道路上,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群甘于奉献的党员团体,有轨电车才能运行地更加平稳。除了服务在一线的乘务员,后方的维保人员更是承担起了电车安全运行的重大责任。
“维保无小事,事事需用心。即使小到一颗螺丝,都能决定一辆车能否正常运行。因此,在维保工作中必须更有担当、更负责任,杜绝安全隐患。”淮安现代有轨电车有限公司维修车间设备维修工孙杨表示,为确保十九大期间的电车运行安全,维保部员工加班加点对26列电车以及173项设备进行检修,消除安全隐患。
该公司维保部经理张永林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应当忘记投身这份事业时候的理想,要甘于奉献,为市民安全出行做好保障服务。”这五年,张永林从安徽淮南来到江苏淮安,从铁路货运到有轨电车,工作的转变让他的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也更加明白了党员肩上的责任重担。
张永林表示,目前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停车泊位匮乏、停车难等问题日益凸显,然而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平稳安全,是市民绿色出行的首选,因此,很多城市对轨道交通需求很大,希望十九大之后,党和国家出台更多利好政策进一步支持中小城市轨道交通发展。
淮安现代有轨电车员工:
倾心服务保安全
“红土地”刘老庄:
甩掉“穷帽”着“新装”
■记者 杜勇清
20日,党的十九大召开第三天。一大早,日产25吨杏鲍菇的淮阴区刘庄村闽丰食用菌厂,一下子来了四辆皮卡车,急着要装货。厂里人手不够,村党总支书记朱林袖口一卷,当起了义务搬运工。
“这个厂可是我们村的‘大财神’,一年给村集体交的租金就有40万元。”朱林双手抬着货框,笑得合不拢嘴,“农民想致富,既要党领路,还得有项目。这几年,‘红土地’刘老庄,正是因为引进了闽丰食用菌、振雄制衣、太阳能光伏发电、千亩果园等项目,甩掉了‘穷帽子’,穿上了‘新衣裳’。”
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刘老庄村民在村党总支带领下,个个口袋圆鼓鼓。“五年前,我们还是全省经济薄弱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4000元。”朱林告诉记者,去年村里挨家挨户上门搞统计,这个数字已经翻了四倍多,达到了18000元,像金德明、金昌明、金华几家一样年收入超过15万元的,占到全村的60%。大家一个看一个,谁都不愿当落后分子,就连金尚凤、黄玉华这样年过70岁的老年人,通过在村里打工,月月都能苦到头两千块。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刘老庄的发展也是一个道理,靠嘴讲,讲不出小康,‘看门’‘守摊’不去创新,跟在别人后头转,没有出路,还得撸起袖子加油干。”朱林说,刘老庄村2013年已经脱贫,下一步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让这片红土地上的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
怎么干?朱林早有盘算。“我们准备利用村合作社,把62间门面房用起来,打造电商一条街,村里所有的土特产,全部搬上互联网,同时借助千亩果园、民便河,发展刘老庄一日游,这些都是农民增收的新路子。”一项项构想,朱林张嘴就来:“我们跟北京一家上市教育集团和淮阴师范学院联合创办农民创业大学的事情,前几天也已经正式签约,明年准备投入600万元,盖4318平方米教学楼,面向全社会培养‘三农’人才,培训、住宿、餐饮又能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除此以外,朱林信心满满地说,未来三年内,刘老庄村还将在千亩果园打造千米文化长廊,创建国家级生态村,争当全国文明示范村,让全村老百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实现双丰收。
运河新村社区:
让文化浸润居民生活
■记者 叶列 通讯员 朱素萍
今年9月初,听说要参加“喜迎十九大·社区盛开文明花”社区文艺展演,清江浦区运河新村社区舞蹈队负责人李浩德和他的舞伴们格外激动。
“我们都是退休职工,跟共和国差不多是同龄人。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这次文艺汇演,就是为了表达我们对祖国对党的感恩之情。”李浩德说。9月29日,在淮海南路社区瑞福莱广场,他和舞伴们用嘹亮的歌声和饱满的舞姿,表达着对党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记者走进清江浦区运河新村社区,社区展板立刻让记者感受到浓浓的文艺气息,演出瞬间、文体活动、日常排练等主题镜头,记录了运河新村居民们平时文体活动的点点滴滴,让人感受到社区做好文化工作的用心和决心。
各种文艺爱好,在运河新村社区都能找到“归属”。只有6000余人的运河新村社区,拥有茉莉花太极表演队、爱我运河志愿者联盟手语表演队等群众性文艺队伍近十支。近些年,社区还创新方式将手语节目表演和志愿者爱心活动结合,走出了一条群众文艺表演的新路。
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灵魂,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以运河新村社区为例,运河新村社区深入挖掘“和谐文化”、“群众文化”等诸多社区文化元素,近年来不断为社区文艺活动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努力唱响了一曲社区文化之歌。
十九大胜利召开,社区党委书记姚建国和社区群众一起收看了电视直播。他表示,社区将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在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经费保障、队伍建设、资源提供等方面不断探索,积极实践,努力破解瓶颈制约,力争在社区文化建设上再创佳绩。
市农科院:
科技兴农谱写富民新篇
■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孙苏阳
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近年来,市农科院聚焦富农、聚力创新,科创能力持续增强、科技成果持续产出、强农富民提质增效,有力支撑了区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彭杰告诉记者:“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们既深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要为农业增效提供科技支撑、为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服务、为精准扶贫提供科技手段。”
为农业增效提供科技支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绿色发展、生态走廊建设的新要求,抓紧调优学科结构;针对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淮安“4+1”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加强优质稻米、绿色强筋小麦种质资源创制及新品种选育、作物抗逆调控技术、高效安全农业投入品研发、农业物联网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在优质稻米、设施蔬菜、农业微生物、物联网等科研优势领域,牵头组建科技创新联盟;全力支持国家级淮安农业科技园及洪泽区、清江浦区、白马湖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带人才、带项目参与园区的建设。
为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服务。选取有良好产业发展基础的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科技人才实训基地。集中人才、成果、项目,在全市重点打造3个(优质稻米、绿色强筋小麦、设施蔬菜)具有较强示范带动效应的品牌综合示范基地,做到“四个先进”,理念先进、成果先进、装备先进、手段先进,具备“五性”,引领性、示范性、全程性、实效性和服务性;在全市建立50个成果展示基地,示范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创办淮安优质农产品科技服务中心,制定产品标准,提供网上发布,为产业发展提供专业咨询和全方位专业化服务。
为精准扶贫提供科技手段。深入调研,挖掘近、中、远期发挥效益的农业扶贫项目,结合自身实际,收集完成农民急需的19个农作物新品种和10项新技术,按学科组建技术团队,指导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户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撸起袖子俯下身,在经济薄弱村建立专家服务工作站,把“帮扶队”开进村落,开启“科技+”服务模式,发挥“党员+科技专家”先锋模范作用,把农业科技服务送到最需要的人身边;组织实施好“对接融合、聚焦富民”、“挂县强农”、“一所挂一村”等科技帮扶重点项目。
施洼村党总支书记孙中健:
施洼村的一畦菜都是一首诗
■记者 刘权
孙中健是涟水县大东镇副镇长、施洼村党总支书记,10月18日一早,他就带人在村便民服务中心的电视机前摆放了几排凳子,准备和村里的党员群众一起观看十九大现场直播。上午9时,已有十几人安坐在电视机前,孙中健却因接待络绎不绝的村民和接听一个个电话,一直无法从工作中抽身。
“习总书记的报告,只能回来再认真学习了。”9时20分,孙中健告诉记者,他马上要到丁庄组村民家走一趟。原来,施洼村正在进行整村推进工作,计划对14个组中的13个组642户村民住房进行拆迁。到10月18日,整村推进工作到了扫尾阶段,仅有40多户未签订拆迁协议,丁庄组的丁国学和丁国洪兄弟俩就是其中两户。
孙中健蹬着泥泞的雨靴,开着自己的汽车向丁庄组驶去。道路坑洼,记者在晃晃悠悠的车内向外看去,被拆房屋留下的一堆堆砖瓦“躺”在金黄的稻田间。“我们村里大多是老式房子,有的还是上世纪80年代盖的瓦房,十分破旧。整村推进项目可以让村民用拆迁款在中心村自建新房子,或到镇里、县城去买房子,大大改善居住条件。房子拆掉之后,还能将农田置换出来,净增耕地1004亩,有利于机械化种植,把农村的劳动力解放出来。还可以对土地进行流转,增加农民收入。”孙中健说。
自2009年担任施洼村党总支书记以来,孙中健确定了规模化流转土地、发展绿化苗木培育和多样化种植的发展思路。施洼村组建全市首家农场化经营管理模式的土地股份制合作社,建成绿化苗圃示范基地、中药材示范基地、芡实示范基地,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了近2000元。通过积极招引,村里还先后办起了草场、金谷草编合作社以及草制品厂,带动本村120余名留守妇女、老人和困难群众就业。曾经的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矛盾信访村,变成了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2015年,孙中健被省委组织部、宣传部表彰为“吴仁宝式优秀村书记”。
在去往丁庄组的路上,看到孙书记的村民们都向他微笑致意,可见这位致富带路人在村民中的威望。“你的工作肯定支持啊!”丁国学和丁国洪兄弟对孙中健的到来也是笑脸相迎,他们说只是拆迁补偿的标准与自己的期望有差距。孙中健耐心地解释了拆迁补偿标准的相关政策,以及拆迁带来的好处。丁国学当场同意了,在拆迁协议上签了字。丁国洪有点犹豫,答应当天下午给孙中健以准话。
回到村便民服务中心时,已近中午。村便民服务中心附近一幢幢进度不一的建筑工地上,有的工人已在吃午饭。看着眼前即将拔地而起的居民楼,孙中健对记者说,未来村民将聚居在这片面积为67亩的中心村。中心村周围有蔬菜大棚、水生蔬菜、有机稻稻田、露天浴场、采摘基地,集体收入将增加至100万元/年。
“相信十九大召开后,新政策会让我们致富的步伐迈得更大。”说到这里,孙中健的心情有点激动起来。他告诉记者,中学的课本上有一篇吴伯萧的文章《菜园小记》,写得很美,“施洼就是我们的菜园,我要带领大家把这片菜园种好,那时就像《菜园小记》说的,每一畦菜不就是一首清新的诗吗?”
志愿者金驹:
社区志愿路上再出发
■记者 周涔嘉
“听总书记讲话,感觉好亲切。”手机上刚刚出现习近平总书记作报告的画面,清江浦区河提路社区志愿者金驹就这样和身边人说道。
10月18日上午9点10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出现在城南体育场一旁——一群拖着行李等待旅游大巴的市民自发拿着手机,通过移动端收看十九大开幕式,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围观。“十九大不只是看起来‘高大上’,我们的日常生活都会与它息息相关。”人群之中,金驹的声音格外响亮。
在一起出发的人群中,既有社区里的“老朋友”,又有此前毫不相识的“新朋友”,他们即将远赴维也纳金色大厅去聆听天籁。“正巧,我们出发的时间正是十九大召开的日子,何不组织一场现场观看十九大的活动,既能第一时间了解总书记在十九大作的报告,又能拉近大家的距离,让这一次出行更有意义。”金驹说,这才有了他们拖着行李围聚在一块,用手机收看十九大开幕式的一幕。
“社区志愿工作要随时关注身边的一切,国家的动态、居民的需求……想到就立即‘撸起袖子干’,最好还要发动居民一起干。”金驹说,正是这样,社区志愿工作永远没有尽头,‘再出发’是她们这些志愿者永恒的状态。作为一名志愿者,金驹的志愿者生涯来自于义务献血,通过最初简单的献出,金驹开始明白了,人想要获得快乐,只有通过奉献,只有奉献了才能不断收获快乐。之后,不论是无偿献血、慈善活动、义工服务或是其他志愿活动,都常常出现金驹的身影。金驹的家庭更是一个“全员皆志愿者”的状态——儿媳妇是淮安市巾帼志愿者,儿子是无偿献血志愿者,年幼的小孙女也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这让金驹感到振奋。“总书记洪亮的声音鼓励着所有社区志愿者,我们也将以十九大为起点,重新梳理社区志愿工作,在志愿路上再次出发。”说起未来的期望,金驹相信党的方针政策会越来越好,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过越有滋味。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