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市淮涟灌区管理处全面提升水利现代化管理水平

 

  ■ 通讯员 陈蕾 夏虎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淮涟灌区紧紧围绕“供水、管理”的灌区中心任务,立足服务三农,聚力创新,节水富民,不断掀起治水兴水新高潮,实现抗旱保丰收、防汛保安全的目标。不断开拓灌区工作新局面,全面提升水利现代化管理水平,为新农村水利建设作出贡献。

  水源调度模式取得新突破

  为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管理处创新“物联网+轮灌”为主要模式的精准水源调度方案。对轮灌水量进行实时动态调控,年节水0.5亿方以上,该项目成果还被立项为2017年省水利科技项目,该理论被广泛用于日常水源调度和防汛防旱工作中,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每年灌溉用水高峰期,管理处在尽可能满足农作物关键生长期用水需求的情况下,坚持巡查与调研结合,加强用水计划管理,科学调控用水流量,有效降低农民用水成本,保证灌区防汛抗旱灌溉供水安全。五年来,实现灌区无群众投诉、无集体上访、无媒体曝光良好社会形象。

  防汛抗旱取得新成效

  灌区紧紧围绕“旱涝急转”,“涝旱急转”防汛抗旱工作特点,将水源调度方案和防汛涝水调度相结合,定预案,划责任、勤检查。同时加强对灌区工程进行安全检查。严格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责任明确到人。完善各项工程管理技术制度,确保水利工程安全有效运行。

  灌区管理开拓新思路

  管理处通过调研、讨论、研究等方式,采取了市场化服务承包管理模式,推进小型闸站管理改革,较好的回避了劳动关系问题,也提高了原看管人的收益,提升管理的水平淮涟灌区2016年在涟水成立了2个农民用水者协会试点,赋予协会田间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权、规划建设权等多项权利,有效调动了农民节水管水的积极主动性,2017年黄庵农民用水者协会节约电费40%,王码用水者协会节水节电20%。成立了淮涟灌区水源指挥中心,形成以三干闸为调度中心,按照水权集中,统一调度,分级负责的管水原则,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有序供水制度。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部分违章行为进行强行制止,同时对五座闸站进行确权划界,收回土地使用权,并及时进行绿化。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