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聚焦富民工程 做好创业就业

 

  ■市就管中心主任 翟传豹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市委七届五次全会都鲜明地以“聚焦富民、共享发展”为主题,这些都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我们将“紧扣大服务、聚焦大民生”,突出“就业、创业、培训、平台、服务”五大重点,围绕“政策落实、资金到位、机制灵活、服务便捷”的工作思路,出台更加优惠的富民政策,筹集更多的扶持资金,制定专项的行动计划,确保全市就业形势稳定,实现创业富民加速推进。

  抓紧抓牢政策富民的“牛鼻子”。会同财政部门出台新一轮就业资金管理办法,以及配套的实施细则,包括重点群体免费培训、失业保险支持职工提升技能等,通过“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高校”,扩大政策知晓度。“政策红包”突出富民、惠民导向,调整资金使用的结构和方向,最大限度发挥政策资金倍增效益。全年力争向上争取就业资金9000万元以上。

  做大做强就业富民的“底盘子”。在做好招工服务的同时,全面落实稳岗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出台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扶持政策期满退出管理办法,实现降本稳岗、稳定就业、减少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等重要指标在全省实现好的位次。确保“零就业家庭”当月动态清零,确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和就业服务达100%,年末总体就业率达92%以上。实施重点群体免费培训工程,力促“一人就业、一户脱贫”。 

  聚焦聚力创业富民的“台柱子”。继续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农村创业富民等重点群体创业计划,创业贷款进一步“扩面、提标、贴息、降门槛”,实现对象全覆盖,个人贷款提高到30万元,不论是否微利项目,均予财政贴息。企业贷款延伸到小微企业,额度提高到300万元,并享受贴息。年内新增4个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和30个优秀创业项目,最高分别给予100万元和10万元的补贴,全市落实创业引导资金4000万元以上。出台《关于鼓励返乡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推动“归雁”经济。

  优化细化服务富民的“网格子”。完善“15分钟人社服务圈”,乡镇、社区人社平台标准化率分别达到65%、60%以上。开展村级平台购买政府公共服务试点,窗口业务坚持全能经办,“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站服务”。开通家政APP,在市人力资源市场新增家政和零工市场,市区实现工作日公共招聘全覆盖。新增2-3项服务线上线下同步经办,完善就业APP、自助终端与阳光扶贫的接口应用,提高精准扶贫能力。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