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一种温情的述说

 

  《人类简史》的中文版所参照的英文版,是作者特地为中国读者“量身定做”的,从语言风格到案例介绍都有一定的倾向性。作者赫拉利是一位了不起的青年才俊,博古通今,触类旁通,学养深厚。如果单单是考据或者学术探讨,恐怕世界范围内的读者不会如此之多——我们的省委书记李强同志也曾极力推荐过此书。人之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科学革命等四大部分以时间为轴又不拘泥于时间思路,角度新颖而娓娓道来,说理过程由粗到精,看似戏谑实质精准。书中对于人类学、生态学和生物工程学等“硬科学”的娴熟应用,对构成世界历史进程的许多重大事件或现象的系统叙述和解说,有历史也有哲学,极具文化感染力。

  和其他历史学著作比较,更加润湿心灵的是洋溢于全书的一种对天下众生的“无边大爱”。赫拉利无疑是痛恨“人类中心主义”的,他的笔触不是故作矫情,而纯粹是出于一种大慈大悲。“智人”从不明智,历史从无公正,发展充满着自私与贪婪,这透露着作者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批判。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序言中期许,对待历史要有“温情”与“敬意”。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从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每一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最初的漫长岁月里,可能每一微小的变化都经过了几千年甚至几十万年的适应与斗争。固然,我们适应了微信、微博时代,异地交流可以通过网络媒介而便宜、亲切,电子货币等支付手段节省资源、提高效率,信息获取方式多种多样。我们不必要去记诵陈词滥调、专业书篇,轻轻一搜智慧便已汇集呈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飞速发展的时代!但这是人类最快乐的时代么?

  不见得。采集社会的男人只需要在某一天抽出一个上午去打打猎,三四天便可以休息,在不大不小的群体里悠然自得。听一些老同志说,90年代中国的乡镇政府接到一份县级文件,当时村里没有电话没有电脑,安排一名工作人员骑着脚踏车一早从办公室出发,悠哉悠哉,经过三四个小时到达辖区内最远的一个村,文件宣读后吃个午饭,喝点小酒,睡个午觉,下午再悠哉悠哉回到办公室,紧张而愉快的一天就这样圆满结束。现在传达一份文件,天涯若比邻。我们的效率高出了千倍万倍,而身体的部件和幸福感不见得强于过去。

  办公室来了一位实习生,是位退伍军人。他说现在是实习人员,月薪一千二,明年可以成为公务员,月薪四五千,他的媳妇儿月薪两千多。退伍前是部队的“兵王”,素质很好,退伍后领了一笔退伍金,二十多万,被父亲做生意弄亏了。他有一个孩子,孩子要面临近二十年的教育,他要养家,他说压力很大。我想,这位兄弟如果在采集社会大可不必如此辛苦,凭借着肌肉与速度,甚至可以是“部落首领”。而现下的烦忧,也源于他的担当。人类历史在继续。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