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杜勇清 通讯员 杨晶晶
在江苏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41岁的朱恒谦是一名负责织造设备的高级主管、工程师。这位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昔日车间保养工,在织造行业摸爬滚打17年,不仅练就了织机维修的过硬本领,头戴“全国财贸轻纺烟草系统行业技术(服务)标兵”、“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技术能手”、“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顶桂冠,也是织造技术发明、理论研究的高手,个人累计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和产品外观设计专利达14项之多,被誉为织造行业的“文武全才”。
临危受命 破格“晋升”
2000年12月,24岁的朱恒谦入职康乃馨,成为该企业织造车间生产一线的一名普通保养工。彼时,康乃馨正遭遇突如其来的“用工困境”:织造车间原有的多臂工艺及维修技工纷纷离职,企业生产“缺兵少将”的问题瞬间凸显。
多亏来了朱恒谦。缺人缺技术,朱恒谦一个顶俩,自学二进制多臂工艺编辑技能,连续一周每天持续工作时间超过20个小时,帮助企业安然渡过难关,并被从保养工岗位提拔为车间设备管理员,而由他编写的《电脑、多臂、格子维修说明书》内部教材,也成为公司上下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在此后五年间,朱恒谦再挑重担,带领同事着手组建公司的织造二车间,同时负责公司“毛巾剑杆织机”技改项目和新建厂房的平面图、设备安装排列图设计工作,他发明的“剑杆织机缎档稳定装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主编的《昌润、华宏产毛巾剑杆织机维修工作法》被确定为公司内部培训专用教材。也正是在此期间,朱恒谦被公司破格晋升为设备高级主管。2005年7月,他自学了电脑CAD制图,设计的生产厂房平面图、设备安装图、电力预埋管布置图,其布局经投产以后的实践证明是相对合理的。
1
敢为人先 填补“空白”
2006年,康乃馨指定由朱恒谦领衔,率先国内同行上马光边台布项目。不过,在朱恒谦接手领衔之前,该项目曾有过三次尝试,结果是三次上马,三次落败。
朱恒谦接手后,从项目涉及的折入边装置原理开始学习,并向外界虚心请教,历时三个月成功完成了低速剑杆织机配置折入边装置生产任务,随后又快马加鞭实现了剑杆织机配置折入边装置从低速到高速的转变,为企业对外拓展台布外贸订单赢得了技术优势。
事实上,对敢为人先的朱恒谦而言,上述业绩表现充其量还只是“热热身”。他至今仍被同事们津津乐道的“过人之处”,发生在2013年至2014年——
2013年初,康乃馨决定上马提花小剑杆织机织造宾馆地巾项目,由朱恒谦主导开发。其间,该项目的技术试验遭遇了两次失败。对此,朱恒谦没有打“退堂鼓”,并最终攻克了技术难关,不仅使地巾织造效率提高了200%,为公司年增加利润30万元,还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
次年,朱恒谦主导的在筘动剑杆织机上织造光边毛巾的研发项目,经过5次试验后再传捷报,一举打破了国际上惯用的在布动织机上织造光边毛巾的传统工艺做法,开创了筘动剑杆织机织造光边毛巾的先河,填补了该项技术的国际空白。
2
在织造行业,朱恒谦技术精、理论强、名气响,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对此,朱恒谦来者不拒,广收徒弟数十名,其中6位徒弟已经在织造行业崭露头角,成为行业尖兵。
2014年10月,在朱恒谦带领下,由朱恒谦师徒主导,康乃馨引进的首批世界先进剑杆毛巾织机,经过他们实施的局部改造,织机织造功用全部得到了拓展,从原有的普通毛巾织造变为宾馆专用毛巾织造。针对设备为国外引进,零部件价格既贵且难以在国内配置,朱恒谦师徒自己动手测绘、研发、加工,问题迎刃而解。
2015年7月,朱恒谦师徒着手攻关的剑杆毛巾织机取代有梭织机生产宾馆小批量产品课题,获得成功。该项目较之以前的有梭织机,效率提升了120%,年可增加利润40万元。
前不久,朱恒谦还被选入“中国知名专家辞典”。
广收徒弟
入选“名家”
3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