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之淮安路径

 

  ■ 张一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按照江苏省标准,农村年均纯收入6000元以下的人口为贫困人口,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低于18万元的为经济薄弱村。根据这个标准,淮安脱贫工作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做到脱真贫、真脱贫,需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淮安深入探索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创新,运用“信息+公开+制度”方式打造“阳光扶贫”系统,通过扶贫资金的精准滴灌、扶贫对象的精准点穴、扶贫责任的精准定位、扶贫过程的精准监管、扶贫绩效的精准评估,更好地落实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想。“阳光扶贫”系统不仅是一个软件平台,也不仅是扶贫与互联网的简单相加,而是扶贫工作手段、路径、制度、理念等全方面的创新,很多工作具有创新性、革命性,系统录入了47.94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170个省定和市定经济薄弱村基本信息。通过个人渠道、社会渠道,可以查询每一个县、每一个乡、每一个村的扶贫项目实施情况和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树立流程再造理念、强化流程监管,在资金使用和拨付过程中精简环节,由财政专户直接精准拨付到扶贫对象、扶贫项目,使过去雁过拔毛、套取挪用扶贫资金等问题,失去了条件和土壤。在项目收益及分配环节,设计分配名单与建档立卡数据库进行比对、在县乡村三级公示的“一比对三公示”程序,确保收益分配精准公正。

  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要做好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市委把“阳光扶贫”定为2017年度重抓的“五件大事”之一。市委书记姚晓东强调,“阳光扶贫”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一项政治任务,考验的是全市各级党委的执政能力和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各级党委书记必须主动挂帅,亲力亲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浓厚氛围和高效机制。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脱贫攻坚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事关全面小康大局,中央和省委始终高度重视,社会始终高度关注。组织上必须强化领导,压紧落实责任。同时要抓好制度建设,尽快出台资金资产管理办法、考核评估办法、资金收益分配办法等,为扶贫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全市有4.49万名干部、13个会计师事务所、31个律师事务所等第三方机构、1000余名在外成功创业人士参加帮扶。

  做到脱真贫、真脱贫,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中贫困户是主体,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是“硬仗中的硬仗”。首先是扶志、扶智相结合,扶贫扶“智”更扶“志”。“扶智”可以从职业教育、农技推广、拓展信息流通渠道入手,培养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意识与能力的新兴知识化农民,提高贫困人口致富能力,激活贫困人口脱贫之志气,改变以往贫困农户的“等靠要”思想,探索建立贫困农户的全程参与机制,通过手机、网络等信息化手段保障贫困农户对扶贫项目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还可在扶贫对象确认、扶贫需求评估、扶贫项目选择、扶贫项目实施和扶贫项目监测等各个环节,建立贫困户参与网络,使之能够充分表达利益诉求,促使贫困户愿意为改变自身的生存状况主动付出更多努力;其次是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十三五”期间,淮安重点片区由“十二五”期间的“两片”扩展到“四片”,积极与省各重点片区牵头部门对接协调,认真编制重点片区帮扶总体规划,确定关键性工程项目,争取获得省直部门更多的支持。四个重点片区的关键性工程已分别得到省牵头部门的认可,计划投资总额为4.67亿元,其中计划争取省财政扶持资金3.06亿元。

  (作者系淮安市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