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左文东
他,多年来立足本职工作,热心服务村民,更关注着村里的孩子们。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倾注着辛勤的汗水,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他,“关爱助学的楷模,孩子们的代理家长”的美誉,在全村乃至全镇传为佳话。他就是盱眙县明祖陵镇明祖陵村关工委委员朱志江。
充满爱心的无私奉献者
盱眙县明祖陵村总人口5800人,在校学生228名,其中留守儿童86名。2013年村里办起了校外教育辅导站,开始只有30人,2014年入站学生达86人。随着学生数的逐年增多,村委会的办公楼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办班需求。朱志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家有一处位于居民小区中心的300平方米两间两层楼房和6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出售价格8.5万元,年租赁价6800元,朱志江却无偿奉献给村里建设校外辅导站。为扩大办站规模,优化育人环境,2016年6月初,在村集体经济暂时紧缺的情况下,他个人垫付4.6万元,对房屋室内外进行全新的粉刷油漆,教室贴上了瓷砖,活动场地打好了地坪,并建好了围墙,新盖了厕所。在此期间,正值高温来临,朱志江晚上加班忙清了会计业务,白天和工人干在一起。爱人胡晓霞每天坚持给工人送去绿豆汤。就连读大学回家度假的儿子也积极帮忙。一天,朱志江因天气太热用自来水冲澡后得了感冒,他边干活,边服药,坚持了一个多星期,直到高烧39°时不得不躺在村卫生室病床上吊水。经过近一个月的筹建,7月2日工程顺利完工,7月5日116名孩子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
敬业的农家书屋管理员
农家书屋是“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关爱后代的希望工程。朱志江充分利用这一主阵地,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不管工作再忙,他总是按时开门,做好安排并指导阅读。同时,他将法律法规、科普知识精选后打印成册,送组,送学校,送家庭。并且常年设立政策法规,科普知识咨询工作室,帮助青少年答惑解惑。此外,他还坚持“五个一”,即每周到学校上一节法制教育课,每月举办一次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栏,每季度组织学生观看一次法制教育录像,每年开展一次法律、科普常识讲座和竞赛。坚持设立一个维权信箱,从而极大提高了广大青少年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
优秀的校外辅导站辅导员
2013年,朱志江被聘为明祖陵村校外教育辅导站社会实践辅导员。他精心编制法制、才艺、道德、成才和心理咨询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社会教育。请先进典型人物用鲜活的教育内容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请公安干警讲法制课,让孩子们懂得儿时勤奋学习,长大遵纪守法;请抗战老英雄讲革命斗争史,让孩子们珍惜时光,热爱生活;请大学生村官讲成才之路,让孩子们明白认真学习,追求进步的道理;请舞蹈老师教跳健身舞,让孩子们锻炼身体,愉悦身心;请社会志愿者教孩子们绘画、书法,培养爱好,提高技能;组织学生游览名胜古迹,经济开发区,农业风光带,居民集中点,让孩子们了解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激发爱国情怀。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找到了去处,增添了乐趣,提高了技能,激发了热情。
早在10年前朱志江家就在当地开了小超市,规模不大但生意红火,可谓丰衣足食,小康生活,可是朱志江生活极为节俭,不饮酒,不抽烟,衣着特别简朴,全身上下都是从网上淘来的廉价货。妻子胡晓霞更是细致过日子,现在时常还穿着儿子读高中时的校服。就连对上大学的儿子也没少叮嘱“钱,来之不易,要节省,不要乱花。”因此,亲友邻居们也有议论,朱志江真抠门,自己挣来的钱舍不得花,却花在别人家孩子身上,太傻了!可朱志江一直认为:关爱助学,帮助他人,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只要为了村民们,为了下一代,我花钱舍得,也值得。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