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岁月长,艾草香

 

  今年春天,我和妹妹将老家的院子重新修整了一番。妹妹从邻家要来两个废弃的石制猪食槽,打算填上泥土和花肥,种些太阳花和铜钱草。我说我要种菖蒲和艾草。长日悠悠,小院静静,一阵风过,仿佛闻到了那股熟悉的特殊的清香。

  小时候,端午节前,日暮时分,忙完家务的奶奶拿着镰刀到门口菜园边割上一大把艾草,再混着些菖蒲,细心地扎成三束。父亲扛来梯子,堂屋、偏屋、大门各挂一束。奶奶,挂这个草干嘛啊?要过五月冬了,这些草可以赶走蚊子,你们小孩子还要吃粽子、系绒线呢。在奶奶柔和的声音里,小孩子开始做一个关于端午的美梦。

  村头的榆钱长成了树叶,白嘟嘟的槐花开了又落。奶奶浸泡了一大锅糯米,在小院里,摊开在桌上。洗净一卷棉线,一叠苇叶。随着双手灵巧地翻动,一个个粽子摆放到竹篮里。悄悄拎起一个闻一闻,除了水汽,没什么味道。待到蒸熟出锅,袅袅热气里,剥开一层一层粽叶,露出大白粽子,咬一口,软软糯糯,唇齿噙香。奶奶端来一碟白糖,说沾点糖更好吃。

  吃完粽子,要在手腕和脚腕系上五颜六色的绒线。那线质量不太好,碰到水就掉色,皮肤上,甚至衣服上染满了色彩,以红色居多。奶奶用毛巾轻轻的一点一点擦干净。末了,在我的左右口袋里各塞一个鸡蛋。这是端午节里一件开心的事,早晨,奶奶会煮很多鸡蛋,随便吃。

  系着五彩绒线,兜里装着熟鸡蛋,蹦跳着去抓屋檐上挂着的艾草,父亲、奶奶的嗔怪。年复一年,年年如是。我以为时光不停,一直一直如此流淌。不是的,不是的。先是父亲在一个白蝶飞舞的春天离去。十几年后,奶奶在冬天离去,漫天飘雪。每一次告别都是永远,我靠抄写心经熬过最初的那些日子。

  暮春时分,院落终于修整一新。我梦见奶奶坐着轮椅回到老家,一身灰蓝素衣,戴着红色的棉帽,依旧慈爱。想来新修的院子,奶奶是满意的。曾经院子里有三棵枣树,一棵泡桐树,院墙外还有榆树和槐树。父亲和奶奶不在了,它们也不在了。我感叹人生就是一场一场告别。女儿说,妈妈,人生也是一场一场相遇。倏然间,一下子发觉这个被老太捧在手心里的娃娃长大了。

  我带着女儿在院墙边种下很多菖蒲籽,栽下一畦艾草,讲述记忆里过端午的情景。孩子很认真地听着。奶奶在端午节为我做过的事,如今我一一为我的孩子在做。一草一叶,一粥一饭,延续着至深的爱。浇完水,我和女儿坐在门槛上小憩。门前的菜园已经闲置多年,两棵桃树,十里春风,送来艾草香。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菖蒲角黍家家节。

  □ 孙晓敏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