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党建引领铸就扶贫攻坚新堡垒

 

  ■通讯员 周成强 薛培培

  记 者 宋莹莹

  淮安工业园区宁连路办事处官庄村有10个村民小组,436户2149人,耕地3970亩,党员66名。该村交通不便,群众思想相对落后,大部分家庭仍局限于一麦一稻传统种植,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属省级经济薄弱村。

  今年以来,该村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党员带头、干部带动,开展产业扶贫和精准扶贫,激发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势头持续向好。

  学习考察点燃了

  “能脱贫”的心愿

  村两委班子、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赴盱眙、如皋等地考察新农村建设和脱贫致富经验。通过学习考察,大家脱贫攻坚的愿望更强烈,心思更活络,思路也打开了。大家认识到,村子强不强要看党支部,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只有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以身作则、敢为人先,才能带动大家一起奋斗,打好扶贫攻坚战。只靠传统的稻麦种植脱不了贫更富不了家,只有发展产业、拓展就业才能摘掉贫苦村帽子。

  干部带头坚定了

  “可以行”的信念

  从盱眙火鸡养殖基地参观回来后,村“两委”班子说干就干,在市工商联帮扶下,村集体投入7000元,6名村干部每人投入6000元,购置火鸡苗300只,租用周庄组的闲置空地试点饲养。目前,大的火鸡已将近20斤,长势很好,有望春节前出售。看到火鸡养殖技术门槛较低,饲养流程简单,劳动强度较小,适合低收入(特殊群体)户饲养,饲养技术、卫生防疫和销售均有保证,十几名党员、困难群众先后找到村党总支书记朱鹏翔,表示想跟着村干部学习养殖技术,发展火鸡养殖。党支部因势利导,计划2018年利用原官庄小学旧址,改造成火鸡养殖场,集中养殖1万只火鸡,既增加养殖户收入,还解决30—50人的就业,村集体每年可收取场地承包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土地流转开辟了

  “人挪活”的新路

  今年10月,村党总支组织党员代表、种植大户和部分群众,赴如皋市城北街道平园池村实地参观学习“藕虾共养”项目及土地流转模式。回来后,大家纷纷支持村党总支开辟产业扶贫新路子。目前,已成功流转139户近500亩的土地,实行“稻虾共养、藕虾共养”。吸纳本村65名群众就近务工,拓宽了群众增收路径,壮大村集体经济路径。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