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我市水利工作亮点纷呈

 

  ■记者 孔雪 通讯员 夏虎成

  河长制全面推行,2项科研项目荣获年度国家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投资超百亿元的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工作进入收官战,全市上下全力冲刺“国字招牌”……今年以来,全市水利工作以重大项目突破、改革创新深化、服务效能提升“三大行动”为载体,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水利项目有序推进,水利工作亮点纷呈

  项目建设的中心地位更加凸显

  今年以来,我市着力推进流域性防洪、区域治理、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农村水利、城市防洪除涝、饮用水源保护、水生态建设及智慧水利等八大类工程,目前完成投资27.9亿元,占年度计划92%,超序时进度。入海水道二期实现重大突破,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建设及淮河流域重点平原洼地治理两大工程计划年内完成可研批复,鲍集圩行洪区及滩区居民迁建规划通过审查。大型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小农水重点县工程等快速推进,农村水利全年将超12亿元;城水项目年度安排资金达5.61亿元,以城市水系调整为重点的15个中心城市项目顺利推进,为城乡统筹发展注入了更强动力。

  重点事项的纵深推进稳健有力

  今年,河长制工作在淮安全面提档升级,市县乡村四级7000余名河长到岗履职,突出流域性骨干河湖的重点治理与农村河道“五位一体”的融合对接,全力打造淮安新模式。全市初步实现顶层设计、覆盖范围、组织体系、办事层级、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六个升级”,获得省水利厅高度认可,洪泽区承担的全国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改革试点任务顺利完成,“五位一体”模式成为淮安水利一张名片、全国范围的“小水改”样板。

  我市加速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农田量水设施配套、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等基础工作,目前,已有175座小型灌溉泵站装配量水设施,涉及灌溉面积14.11万亩,登记注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134个,参与农户22.85万户,管理灌溉面积185.8万亩。我市全力推进水利工程建管体制改革,着力解决重建轻管、建管分离等问题,推进集中监理制、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制等有效建管模式,强化参建单位履约考核,不断深化公示制、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继续推行“三重”督查、“三监联动”的成功做法,以督查抓落实,确保建好民生工程,打造精品工程。

  行业形象的影响能级不断放大

  今年以来,“水利+旅游”“水利+生态”“水利+文化”的融合创新取得新进展,淮安“生态水城、绿色枢纽”战略布局中有了更多的水利贡献与担当。今年,水利行业社会影响急速扩张放大,清江浦区先行一步启动国家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创建,淮安区水利局财务科获授“省级巾帼文明岗”,“美丽库区、幸福家园”的盱眙样本全省推介。此外,通过开展“三进三帮”、阳光扶贫等活动,进一步打造了水利惠民新品牌。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