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忠成 马卫江
晴天起干灰,雨天泥满鞋,这曾是朱码镇孙徐居委会堆东组和红旗组居民门前三条泥土路的真实写照,而如今这种状况已一去不复返了。
今年6月,涟水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张俊到孙徐居委会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村民们的最大愿望就是把堆东、红旗两组的三条泥土路修成水泥路。经实地查看,张俊决定帮助大家解决这一难题。
“要修路了!”当张俊将修路计划透露给村民后,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在村里传开了,村民们就像久旱逢甘雨,心里高兴极了。
群众利益无小事。夏日炎炎,张俊带领局工程技术人员和村干部现场勘察制定施工路线和方案。在张俊看来,修这三条“骨节”路,工程虽不起眼,但对当地人的出行影响很大。在他的关心和协调下,7月初挖掘机、压路机等开进了村里,三条不足两公里的村路修建正式启动。
路通则民便。看着村里三条便民路修成了,村会计刘军激动地说:“村里的路修好了,堆东组的村民们到附近的薛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打工,再也不用从朱码闸桥绕道几里路了;红旗组许多在县经济开发区打工的村民,也不需从朱码街绕道几里了,200多名在军民小学读书的学生上学和放学回家也方便多了。县交通运输局领导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铺一条路,带动一方致富。“原来狭窄、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交通便捷了,我们的蔬菜产品也可以顺利地运销出去,收入也就增加了。”堆东组70岁的张亚中老人欣喜地介绍着,额头和嘴角两旁深深的皱纹里也蓄满笑意。以前泥土路不好走,他家只种1亩多蔬菜,路修好后,扩大种植大椒、西红柿、萝卜、花生等近3亩,年收入将增加3万多元;红旗组的徐小石、戴寿进两家分别做水果、蔬菜生意,过去因家门口土路条件差,他们只能用平板车进货和销售,如今铺上水泥路,两家都买了电动三轮车进城批发销售水果蔬菜,每家年收入可增加8万多元。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