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 者 孔 雪
通讯员 刘汉松 侍农
“中秋向后日渐凉,高沟捆蹄相争尝,购货客人如云涌,只惜生产供不上。”说起淮安的特色美食,涟水高沟捆蹄可谓是享誉四方。据了解,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高沟捆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那么,这一根根味道鲜美的捆蹄是如何做出来的?日前,记者走进高沟捆蹄的代表性企业——江苏康强食品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哇,这是什么味道,好香啊。”刚拉开生产车间大门,一阵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这是正在蒸煮的捆蹄飘出来的香味。”江苏康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永洋笑着告诉记者。换上消毒过的工作服,戴上口罩、帽子、鞋套,记者与胡永洋一起走进生产车间,近距离了解捆蹄的制作过程。“制作捆蹄的第一步就是选料,这可是捆蹄的品质保证。”胡永洋介绍道,为保证捆蹄的品质,康强只采用最新鲜的猪肉,坚决抵制冷冻肉或隔夜肉,“从宰杀到入厂,时间不会超过6个小时,并且我们只用猪的后腿肉,一头猪大概能取15斤左右。”
选好料后,就是对猪肉进行分割,只见工人们将猪肉分割成一个个猪肉条,在这过程中,哪怕是一点点肥肉或筋骨都要被去掉,以保证全部是精瘦肉。分割好的猪肉条放到一口大缸中腌制,放入生姜、葱、香料、桂皮、八角等20多种香料。“我们腌制的调料都是纯天然的香料,绝对没有添加剂,腌制时间都在36个小时以上,夏天为了保证新鲜,全部在保鲜库里腌制猪肉。”胡永洋如是说。
“捆蹄”,顾名思义就是要“捆”的。因此,猪肉腌制完成后,下一步,就要将其进行捆扎,但为什么要捆、怎么捆,这都有讲究的。捆扎车间内,只见工人将腌好的猪肉一一上秤,之后用肠衣包起来,随后用草绳一圈圈紧紧地捆扎好。“之所以要用草绳捆扎,是因为草绳不仅环保,而且在煮的时候会散发出清香,这也是高沟捆蹄传统工艺的独到之处。”胡永洋介绍道。捆扎好之后,就要进入大锅进行蒸煮,45分钟后,取出来的捆蹄冷却过后,去掉草绳,包装入袋,进入消毒柜进行高温消毒。这时,一根捆蹄已经大功告成,但整个过程还没有结束。为了确保消费者买到的是包装完好的捆蹄,包装后的捆蹄还会放在仓库里观察2-3天,如果有封口松动漏气的,则全部回收不向外发售。
胡永洋是土生土长的高沟人,上世纪80年代末,胡永洋夫妻俩就开始在家加工捆蹄,然后骑着自行车到盐城、连云港、徐州等地销售。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2001年,在高沟镇政府的引导与大力支持下,胡永洋与别人合伙承包了高沟捆蹄厂,从此摆脱了家庭小作坊的束缚,真正走向了企业规模化发展的创业道路。经过几年的积累,2005年,胡永洋创办了个人独资企业——涟水县高沟康强捆蹄厂,之后不断发展壮大,2012年,江苏康强食品有限公司成立。
如今,康强牌捆蹄在淮安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在南京、常州、盐城、连云港等地也被消费者广泛认可,是举办喜庆婚宴的首选菜肴。此外,康强产品还远销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地,在苏果、华联、大润发等大型连锁超市均有销售。在胡永洋看来,做食品企业最重要的是良心,食品安全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除了我们自己的生猪养殖基地以外,康强捆蹄的原材料全部来自雨润、双汇以及盐城肉联厂,生产的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从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都严格保证产品质量。”公司严格按照质量标准体系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制度,连续多年通过省市质量抽检,是市质监局授予的“淮安市质量信得过单位”,康强也被授予江苏省著名商标、长江三角洲地区名优食品等多项荣誉。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