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积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监管有效引领 加快改革发展

  全市银行业谱写砥砺奋进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也是全市银行业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改革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淮安银监分局推动全市银行业机构紧扣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聚焦全市“两大目标”,主动作为,务实奋进,在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金融发展的新跨越。

  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市银行业资产、负债总额分别达3882.8亿元、3773.8亿元,较2012年末分别增长130.5%、131.6%,业务规模实现翻番;存、贷款余额分别达3514.2亿元、2744亿元,较2012年末分别增加1993.4亿元、1553.5亿元,年均增幅分别达26.2%、26.1%,增速持续保持全省前列;五年新增15家银行,机构总数达35家,构建起多层互补的银行业服务体系新格局。

  始终把强服务作为核心主题

  重点引导,力促信贷资金投放。配合市政府制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见,联合有关部门推动出台全市支持制造业发展实施意见和评价办法,召开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推进会,举办银企融资对接活动,深入开展三进三帮、“101%”服务和“158”骨干企业培育工程,综合采取窗口指导、目标考核、监管督促、活动推动等监管措施,推动银行业在融资政策、业务管理、配套机制、产品服务等多方面施策发力,优化信贷资源配置,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大对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和民生领域的信贷支持。至今年三季度末,全市银行业贷款比年初增加431亿元,增长18.6%,增速全省第一,高出全省银行业贷款平均增速8.3个百分点。

  补齐短板,推进普惠金融建设。小微金融服务显著增强。开展无还本续贷、“银税互动”等新服务模式试点,推动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862亿元,比年初增长21.67%,增幅全省第一。农村金融服务迈向纵深。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累计新设物理网点37个;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在金湖县取得显著成效,累放532笔2.23亿元贷款;大力开展阳光信贷升级工程,阳光信贷授信金额达500亿元、用信金额达312.4亿元。精准扶贫工作扎实推进。单列信贷计划,单独考核管理,强化金融精准扶贫,辖内5家法人农商行共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9万户3.5亿元。

  响应诉求,践行为民服务理念。抓服务收费治理。深入开展不规范经营整治、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专项检查等,督促相关银行清退违规收费5420万元,银行业融资整体利率水平保持下降。抓窗口服务提升。开展为期三年的“缓解排长队、提升窗口服务”试点年、推广年、深化年活动,推动窗口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抓消保维权建设。建成并运行江苏首家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区,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委员会和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金融纠纷调解委员会。近三年处理信访投诉近500起,消费者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始终把推改革作为核心动力

  银行机构体系更加丰富。淮安光大、清河兴福等8家村镇银行相继挂牌营业,实现县区全覆盖。广发银行、南京银行等6家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抢滩”淮安,小微企业服务更添生力军。江南农商行等异地农商行进一步引入,“南北对接”再结硕果。新设科技支行5家、小微支行3家、社区支行3家,特色化、专业化网点建设不断推进。同时,积极引导机构延伸服务半径,累计新增县城、乡镇等60多家网点,金融供给主体逐步顺应市场发展需要。

  法人机构转型快速推进。协调帮扶盱眙农合行、金湖和洪泽农信社三家机构化解历史包袱4.29亿,全面完成辖内农商行改制;推动各法人农商行加快转型发展,加快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变;指导淮安、盱眙农商行分别发行5亿元、3亿元二级资本债,协调帮扶淮安农商行开展定向募股化解风险。5家法人农商行转型发展快速向前推进,存贷款总额分别由2012年末299亿元、247亿元增加至737.3亿元、524.1亿元,分别净增438.3亿元、277.1亿元;平均资本充足率达12.6%,高出监管标准2.1个百分点,竞争和发展实力明显增强。

  村镇银行发展成效突出。坚持严抓严管,加强对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的监管,贯彻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初衷。至今年三季度末,全辖村镇银行存款53.1亿元、贷款41.5亿元,主要监管指标全部达标,监管评级均为3级以上。金湖民泰村镇银行被评为“全国百强村镇银行”、“江苏省十佳村镇银行”。

  始终把防风险作为核心要务

  狠抓信用风险防控,维护良好金融生态。加强信用风险专项排查和监管督查,全面摸清风险底数;突出法人机构监管,通过清收核销、打包处置、政府置换、增资扩股等推动重点机构风险处置;在全省率先启动授信总额联合共管试点工作,并对符合条件的87家大额授信企业组建债委会,涉及信贷余额972.6亿元,通过债委会联动协调及时化解了多家企业大额贷款到期资金链断裂风险。

  做好全面风险管控,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抓好案件风险防控,开展全面风险排查,开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案防整治、员工行为整治、“查隐患、明禁令、防案件”等专项活动,推进长效机制建设。督促机构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会同相关部门果断查处了晋城银行、龙江银行等在淮非法使用“银行”名称事件,切实保障了金融安全运行。

  突出违规问题查处,维护市场运行秩序。就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问题,敢于亮剑查处,近三年共对12家机构行政处罚315万元。同时,推动银行机构对违规问题强化内部问责,近两年,共内部处理1000多人次、经济处罚68.3万元,起到了较好的警示警戒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合规氛围的构建,维护了公平有序健康的市场发展环境。

  工行淮安分行

  近年来,工行淮安分行通过搭建合作平台、优化服务模式等措施,为地方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深层次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专门组建小微金融中心,在中心内组建“小微创业贷”专职营销和审查审批团队,辟出专项规模用于“小微创业贷”投放。2016年7月与市财政局签署淮安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贷款业务地区合作协议,建立协调机制和信息交流机制,有效满足了小微企业服务需求,在经济下行期,降低融资成本,帮助多家企业渡过难关。至今年三季度末,小微企业贷款增速32.49%,高于全行贷款增速20.07个百分点;小微贷款户数973户,较去年同期增加49户;申贷获得率98.06%,比同期提高4.11个百分点,全面完成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三个不低于”目标。

  履行服务实体经济和

  “三农”使命

  农行淮安分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行淮安分行认真履行服务实体经济和“三农”使命,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动省分行与市政府480亿银政企战略合作协议成功签署,努力为淮安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紧密对接实体经济,对重点企业、小微企业、外向型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五年中累计投放实体经济贷款205亿元,其中投放制造业贷款163亿元。2017年3月在全省制造业大会上荣获“江苏制造突出贡献奖”先进单位称号。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发挥金融服务“三农”国家队主力军作用,五年累计投放涉农贷款近150亿元。2016年4月荣获江苏金融五一劳动奖状。创新运用省行推出的“苏微贷”等特色产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五年中累计投放小微企业贷款60亿元。向企业提供包括信贷支持、资金结算、电子汇划、财务咨询等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五年累计实现国际结算总额66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量48亿元,本外币贸易融资62亿元,有力支持外向型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努力提升“三农”金融服务,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合作覆盖率达80%,积极推动“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在全市布放惠农通机具1470台。运用“金农贷”、“苏担通”等支农创新产品,加大信贷投放,五年累计投放农户贷款2626笔、金额8.9亿元;累计投放新型农业主体贷款1043笔、金额5.4亿元。

  聚焦聚力 再攀新高

  中行淮安分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行淮安分行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倾心服务百姓民生,加大信贷投放及金融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同频共振。

  聚力服务实体经济。主动调整信贷结构,靠前配置信贷资源,五年来累计对我市实体经济、制造业投放贷款达150亿元。成功续做省内首笔城市发展基金项目,成功投放全省首笔债券搭桥项目,成功办理全市首笔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项目等。大力支持小微企业。成功推出“中银信贷工厂”服务模式,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延伸至全部网点,联合政府、监管部门及开发园区,开展“小微企业融资直通车”、“文化银行签约”、外贸通”等一系列批量化对接活动,推出“中银福农卡”等特色产品,小微企业客户群不断壮大,融资效率大幅提升,五年来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近50亿元。着力普惠百姓民生。累计发放个人购房贷款115亿元,为近10万户家庭圆了安居梦;加快消费金融发展,累计发放19亿元消费贷款,促进居民大额耐用品消费和个人投资经营发展。加大网点布局调整,加快智能柜台上线,网点自有化、智能化水平全省系统第一。

  加大信贷投入 助力经济发展

  建行淮安分行

  十八大以来,建行淮安分行始终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着力加大信贷投放。至今年三季度末,各项贷款余额235亿元,较五年前增加80亿元,重点支持了高速铁路、城市轻轨、旅游设施、经济园区、民生工程和文教卫生等行业,加强银企对接,积极落实签约项目。充分发挥在住房金融领域的传统优势,五年来共计投放住房贷款158亿元、消费贷款11亿元,为广大居民购房、消费、创业提供了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县支行的金融服务能力,推出“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向农户提供助农取款、现金汇款、转账汇款、余额查询、代理缴费和投资理财订单推送等金融服务,已在各县区部署“裕农通”服务点260余户,有效满足了农村客户各类金融需求。将小企业信贷业务作为新业务增长点,完成了小企业“信贷工厂”模式建设,创新“五贷一透”、“税易贷”、“云税贷”、“江淮贷”等贷款产品,五年来,共对1500多户小微企业投放120亿元信贷资金。

  牢记使命 扛责担当

  南京银行淮安分行

  2016年南京银行入驻淮安以来,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宗旨,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务,践行责任金融,勇扛社会责任。归本源,助实体。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金融服务方案,推出“鑫联税”等产品,切实为客户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烦等问题。截至10月末,已累计发放小微贷款10.8亿元。创新品,谋发展。积极探索业务创新,除每周更新理财产品外,还促进交易银行、现金管理、“淘金计划”、“鑫伙伴计划”等公司金融服务与零售金融“金梅花”品牌的融会贯通。主动对接市重大项目,择优支持重点棚户区改造、改善保障房、水环境治理、农田水利等重大项目,积极推动项目建设,开业至今累计助力重大项目154亿元。勇担当,履义务。坚持“责任金融,和谐共赢”的发展理念,秉承“恪尽义务,增进福祉”的服务宗旨,多次组织“爱心助考”、“高温送清凉”、“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累计捐赠近100万元,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服务城乡初心不改

  扎根本土砥砺前行

  淮安农商行

  十八大以来,是淮安农村商业银行砥砺奋进的五年,实现了跨越发展。截至2017年9月,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316亿元,较2012年末增加188亿元,增长了147%。各项贷款余额达219亿元,较2012年末增加113亿元,增长了106%;实现五年存贷款规模翻番,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经营效益持续改善。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向辖内农村水利管网建设改造项目投放贷款2.52亿元。在全市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领域发挥支持作用。截至目前,已对接中央厨房、高铁商务区等重大项目22个,共计发放贷款21亿元。推进普惠金融,倾力支农。推广新“阳光信贷”,着力打造“阳光信贷”升级版。截至2017年9月,已在全辖16个乡镇推广新“阳光信贷”,对农户预授信10.1亿元。努力丰富小微产品。创新“供应链融资”产品,与天参饲料公司积极推广“公司+农户”产业链融资贷款,截至9月末已发放该类贷款1.59亿元;打造“一镇一品”特色区域化金融产品“施教通”,9月末施教通贷款余额近5000万元;创新保证保险贷款,推出“科贷保”、“增信易贷”等,解决优质客户抵押物不足等难题。提供转贷服务,与市工商联等搭建应急资金互助平台,解决企业转贷难题,累计为企业办理转贷160笔5.27亿元。

  深化金融改革 唤醒土地资本

  金湖农商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加速,为开展基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村金融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金湖农商行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让“沉睡”的土地经营权成为可以抵押贷款的“活”资产。

  在不断摸索完善的基础上,该行创新推出了“金土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产品,先后荣获了2014年度淮安市金融产品创新特别奖,“2015江苏银行业惠农惠小·服务三农十佳特色金融产品”。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节目《改革调研行——“两权”抵押融资 激发农村新动力》专门报道了该行依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破解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的典型做法。围绕“价值评估、托底经营、保证保险”三大重点,积极推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闭环机制”,形成独具特色的金湖试点样本。截至2017年9月末,该行已通过县产权交易中心发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37户,贷款余额为5674万元。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