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唐筱葳 通讯员 汪垚
本报讯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改善提升涉农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深化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大力开展金融精准扶贫,为全市“三农”发展注入无限活力。据统计,截至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030.59亿元,比年初增长159.5亿元,同比增长13.06%。
政策环境持续升温
我市先后出台《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阳光信贷”工作的通知》,指导农商行制定了“阳光信贷”2017-2019三年规划。今年上半年,全市“阳光信贷”授信金额493.78亿元,用信金额310.7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7.6亿元和7.2亿元。市人行2016年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与市扶贫办等部门建立了对接沟通机制,召开全市金融扶贫工作会议,并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支持引导作用,促进再贷款、再贴现向农村地区、涉农银行机构倾斜。
融资服务不断提升
金湖县积极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开办银行机构7家,贷款余额9282.4万元。目前,试点范围已扩大到涟水县和洪泽区。市农行推出“金农贷”“农民安家贷”“苏担通”产品;邮储银行推出“农民创业贷”“青年创业贷”等产品。立足产业发展,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供应,江苏银行、淮安农商行针对农业龙头饲料企业推出供应链融资业务,淮安农商行针对施河镇教具产业推出“施教通”产品,盱眙农商行推出“稻虾致富贷”“光伏贷”“林权贷”,金湖农商行针对家庭农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别推出“场开贷”“兴农贷”。持续推进各银行机构开展县域转续贷业务,今年以来,各农村中小银行机构累计办理1264笔、9.31亿元转续贷业务,切实减轻企业融资负担。
精准扶贫聚焦富民
市农发行对我市3个脱贫致富奔小康重点帮扶县和2个重点帮扶片区给予贷款支持,其中纳入江苏省首批《政策性金融扶贫示范项目名单》的淮阴区刘老庄片区精准扶贫项目7亿元贷款和盱眙维桥乡精准扶贫项目5亿元贷款均实现投放,带动贫困人口6449人。各地法人金融机构根据本地实际着力模式创新,已初步形成了涟水县“一站一户”(金融扶贫服务站、金融扶贫创业示范户)模式,盱眙县、淮安区、淮阴区的“光伏扶贫”“旅游扶贫”“大户带动扶贫”等模式。今年上半年,全市涉农金融机构新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7287笔、6.08亿元,全市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3.42亿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贷款6.2亿元。市人行自2016年以来,累计向辖内法人银行机构发放扶贫再贷款7.2亿元,直接惠及低收入贫困人口3万多人。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