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合力监护 相伴成长

 

  ■ 记者 叶列 通讯员 彭淮阴

  近年来,淮阴区坚持合力关注留守儿童,尽力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全力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竭力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坚持把“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作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主题,并以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为抓手,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关爱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8月下旬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

  为更好地了解当前留守儿童现状,1月份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淮阴建立健全全区农村留守儿童动态管理数据库,截至目前,共有登记入档的农村留守儿童未入园为106人,幼儿园为346人,小学为1442人,初中为337人,高中为2人,中职为3人,双方同时务工为2031人,一方外出为205人,没有未登记户口、不在学和辍学儿童,成为全市首家没有无户籍儿童的县区。

  聚焦项目,实现因地制宜。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困境人群心理关爱项目”,项目涉及西宋集、徐溜、王营等3个乡镇共计160名留守儿童。在徐溜镇实施“留守儿童源头发现项目”,项目以该镇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2000余名留守儿童,链接民政、公安、教育等多个部门。积极开展“英语文化周”等28项系列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还建立66个“留守儿童之家”,促进家长履职尽责。加大留守儿童医疗保障力度。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留守儿童,在住院就医时所发生的报销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扣除起付线后,给予100%报销。对留守儿童生病就医,各级医疗机构开通绿色通道,给予优先挂号,优先诊疗。并由政府买单为每名留守儿童每年体检一次。

  分类施策,落实监护责任。全面落实儿童权益优先、分类施策、精准保护的监护责任。区民政部门第一时间提供摸底排查的农村留守儿童花名册,督促区公安部门及时联系留守儿童父母,劝导其立即返回或确定受委托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期间,共及时联系留守儿童父母1200余人次,确保这些家庭及时落实监护责任。截至目前,留守儿童未出现一例安全及其他意外事故。

  突出亮点,提升品牌效应。于2016年5月建立“爱在明天”留守儿童关爱基地,在码头菜趣园、兰趣园、码头村村部、漂母祠、枚乘故里等5个点配备相关的基础服务设施。内设图书室、活动室等活动场所,开设舞蹈、书法等兴趣班,邀请专业老师利用假期,对留守儿童开展才艺辅导。自该基地成立以来,共接待省内外留守儿童78批次12000余名,惠及我省盐城、扬州、宿迁及安徽滁州等地留守儿童。

  坚守阵地,托起百千希望。由团区委牵头,在往年“心火志愿暑托班”工作基础上,联合区关工委、淮阴师范学院团委,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十百千”行动。“十”是指全区22个乡镇全覆盖,依托“青少年之家”等团属阵地开展活动;“百”是指由淮师40名志愿者和120名往年淮阴“七月阳光”学子志愿者共同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千”是指此项行动服务全区留守儿童近3000人次,让农村的孩子暑期有处去、有人教、有书读,实现全区留守儿童关爱全覆盖,打造“30分钟”出行圈,托起百千希望。

  发动众筹,定向帮扶儿童。由区妇联牵头,通过积极向社会募集资金等方式,帮助困境留守儿童:投入8万余元开展“e万行动”项目,帮助全区107名贫困留守儿童;投入4万元开展“音乐种子春蕾班”项目,帮扶五里九年制学校学生50余名。今年,区妇联已经向国家争取了“小候鸟”图书室5个,均建在留守儿童集聚的村小,实现了留守儿童不出门的读书梦。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