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朱月娥 孔雪
通讯员 史以娟 高旭
本报讯 近日,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双创)百强区名单出炉,清江浦区榜上有名。“政府放权的‘减法’、监管的‘加法’和服务的‘乘法’,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在清江浦区委书记仲凤笔看来,自“放管服”改革工作开展以来,该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做到审批敢放手、监管不离手、服务当帮手,一系列改革成果频频涌现,此次荣膺全国双创百强区,可谓水到渠成。
审批敢放手,培厚双创“土壤”。9月29日,清江浦区市场监管局通过EMS快递向淮安凯尔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发放了全市第一张“不见面”审批营业执照,“现在真是变了,连门都不用出就能拿到执照,太方便了。”公司负责人宋平拿着营业执照,喜不自禁。去年以来,该区对外梳理公布了旅馆开设、道路运输等7个服务套餐和首批“不见面审批(服务)”和“见一次面审批(服务)”清单,在纳入省网的710个事项中,不见面事项占比达96.5%。这是该区自全市率先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全省首家“证照合并(办)”行政审批改革以来的又一项改革探索,进一步简化了企业商事登记流程、打通了企业登记注册环节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了区域投资环境和营商服务水平。
监管不离手,营造双创“生态”。卫生条件较差、从业人员无健康证、现场无防尘防蝇设施……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市场秩序,5月24日,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取缔了两家餐饮店。早在对“放管服”改革进行顶层设计之初,清江浦区就盯住审批和监管的要害,在松开权力之手的同时,又攥紧了监管的拳头。“原来习惯以批代管,导致审批速度过慢,而改革之后,市场准入门槛大大降低,餐馆等市场主体呈井喷式增长,必须强化对市场主体的全程综合监管。”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说。简政不是减政,放权更不是放任,将失信企业晒到网上,不失为监管的一招杀手锏。通过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一分钟左右便可“一站式”查询企业信用。此外,该区还将审批、监管各部门与市场主体相关的许可、监管、处罚信息统一归集到市场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登记部门、审批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综合执法机构信息互通共享,有效促进了部门联动协同监管。
服务当帮手,做好双创“店小二”。7月12日,经过15个环节、提交68件材料,历时34个工作日,澳洋顺昌拿到了施工许可证。“以前拿到施工许可证需要经过60多道审批、提交300多件材料,耗时近一年,对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企业负责人帅福志表示,随着清江浦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网上审批、电子踏勘、代办制等打破了传统审批模式对企业的束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审批进入高效时代。今年3月,该区取消延安西路和北京北路两个服务点,整合成为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实行统一办公。此外,该区还对窗口设置进行优化调整,通过整合提升,大到企业办证,小到员工社保,真正实现了“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随着“放管服”改革红利不断释放,清江浦区双创活力持续迸发,今年以来,该区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018户,同比增长12.42%。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