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云毅 靳正友
本报讯 连日来,保滩镇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实际行动大干四季度,全力冲刺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在加快江淮生态示范区建设上争先锋、打头阵,开启决战全面小康新征程。
作为全县发展“2+2+4”现代农业主阵地、古淮河生态旅游观光廊道“桥头堡”的保滩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工业优先”发展理念,始终把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推动大发展作为贯穿全年各项工作的主线,年初,制定了重点项目招引考核奖励办法,并召开保滩籍创业成功人士座谈会,建立健全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镇村干部争当“店小二”,全方位为企业排忧解难。今年来,共收集有价值信息82条,建立了经济发展“项目库”,做好新签约投资2000万美元的正大饲料、投资4500万元的颖发电子、投资3300万元的普特瑞精密机械、投资3000万元的能捷模具和投资1000万元的华鸿民利食品加工等5个项目帮办服务工作,投资1.2亿元盛家宏装饰城项目近期将接受市重点项目办验收。今年1-10月份该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0.22亿元,工业入库税金2008.66万元,同比增长114.4%,工业用电量1312.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4.7%。新增私营企业112个,个体工商户199个。分别夺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票销售收入增幅、固定资产购置进项税增幅、工业入库税金增幅和工业用电量增量等流动红旗。
被入选为全省首批农业特色小镇名录的保滩镇,今年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产业发展定位,以现代农业百花园、百果园为核心区,培育约15000亩各类特色农业版块,对原有农居、农作物进行保护性修复,使之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辐射源,加速土地流转,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的生产模式,全镇累计流转土地12000亩,占总耕地面积48%,加快一批农业观光园、精品展示园、休闲采摘园的培育,目前已累计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1个,其中创建市级示范社6个,新培育家庭农场12个,把“阳光扶贫”根植到每一个产业项目上,通过引进台资星期九集团老板,在洪荡村投资创办璞趣园,依托食用菌、瓜蒌种植基地,延长产业链,挖掘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让旅游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新引擎。带动近2000多农民就近就业创业,增加土地租金和务工双重收入。
加快特色田园美丽乡村建设,聘请知名团队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合理串联、精准规划、分步实施,确保建一处成一景。以构筑“古淮河生态旅游观光廊道;老淮涟路两侧果林大道;现代农业百花园、百果园;古淮河生态风光带、盐河产业带、花卉苗木旅游带;南片花卉旅游观赏区、北片休闲体验采摘区、中片旅游配套发展区、西片民俗民宿体验区”的“一廊一路两园三带四区”的全域旅游框架,以“清单式”加速推进百花园内各项配套设施和镇内滨河教育新城、缘分大道、龙腾路、青松路、红枫路等各项重点工程建设,打造全新旅游品牌,提升新型特色城镇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保滩镇还注重营造良好有发展环境,进一步夯实综治基础,把“大走访”与“为民务实清廉”有机结合起来,健全矛盾大排查、大化解、大防控机制。妥善解决民生诉求,依法打击违法行为,让全镇人民享有安全感和获得感。今年来该镇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到目前累计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472起,重要敏感时期实现赴省进京“零上访”。认真落实工作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举措,各村各部门围绕全年目标任务进行对标找差,以任务清单交办倒逼各项工作落实,通过建立重点项目的长效考核机制,明确重点环节、时序节点,用“绣花功夫”和“工匠精神”把一件一件为民兴办的实事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