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我市部署2018年农机科技项目推广工作

 

  ■ 杨明

  2018年全市科技推广项目工作将在现有基础上,注重提质增效,切实组织实施好三大类项目,助力我市农机工作全面跨越发展。

  一是突出补足短板,主攻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项目。围绕补足水稻种植机械化、高效植保机械化和产地烘干机械化这三个短板,利用市级项目资金550万元,积极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增加高速插秧机、育秧流水线和高效植保机械化作业补助,加大对秧池田的补助和示范乡镇建设的奖补。积极争取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创建资金,推动金湖县高标准创成省级粮食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启动淮阴区、淮安区省级示范县创建工作,督促指导各县区加强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和目标考核。

  二是突出惠民富民,扎实启动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和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应用工程项目。按照 “转变发展方式,突出提档升级,围绕全程全面,服务现代农业”的总体思路,出台我市推进两大工程工作实施意见,总结形成设施蔬菜、高效渔业、畜禽养殖三个系统技术方案,利用省市项目资金,重点扶持符合全市设施蔬菜、高效渔业、畜禽养殖等三大产业发展方向的示范园区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全市高效设施和绿色环保农机装备实现量的突破。

  三是突出生态优先,稳步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项目。全市农机部门坚持“夏季主攻还田,秋季突出利用”总体思路,确保争取省级秸秆还田项目资金不少于1.2亿元,同比保持稳定。在实施过程中按照政策告知、确认公示、县级第三方核查、资金兑付等程序,建立“谁办理、谁负责,谁核实、谁签字”的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省级补助资金定额直补到户政策,确保将补助资金按时发放给补助对象。同时重点在全市推行淮阴区“四级核查”制,利用“四级核查”等责任落实机制,提高村级申报、乡级上报、第三方核查和区级抽查的质量,有效保证了作业补助面积的真实性和准确率,以此推动全市秸秆机械化还田水平稳定在70%以上。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