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打造“三新”升级版 饱蘸“农”墨细耕作

 

  近年来,淮安农商行铆紧夯实“本土化、差异化、特色化”市场定位,精耕细作“支农、支小、支实”经营策略,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新模式,创新打造农商服务升级版。截至2017年10月底,全行各项存款余额307.3亿元,较年初增加38.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20.0亿元,较年初增加27.8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30.0亿元,余额位居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第一位。这样一组亮丽耀眼的数字,充分展示了“三新”服务升级版下淮安农商行的强大活力。

  支农惠农,为服务三农搭建新平台

  支农,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使命和根本。淮安农商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依托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搭建全天候无缝隙的支农新平台。

  创新打造阳光信贷。面对农村地区“找不到担保,没有房产,而其他动产又无法抵押”的实际情况,为了给“起点低、底子薄、条件差”的农村地区“输血”、“造血”,淮安农商行将“新阳光信贷”模式和“全家福”产品进行有机组合,打造全新农村信贷营销体系。截至10月末,已完成授信1.92万户11.9亿元,户均6.17万元,用信金额已达3516万元。同时,积极服务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加大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截至10月底,共发放家庭农场贷款165户6975万元,农民合作社贷款561户17896万元,扶贫贷款5716笔10999万元。推广“公司+农户”产业链融资贷款,采取“龙头企业+经销商(养殖户)+银行”信贷模式,对符合条件的养殖户根据养殖规模、还款能力合理确定授信额度。截至10月底发放供应链融资贷款137笔1.57亿元,有效贯通企业上下游融资症结。

  银企对接,为小微发展点燃新引擎

  为解决中小微企业缺乏抵押担保、融资难等问题,淮安农商行成立专业团队,积聚专项资源,优化流程功能,全力服务小微企业,为全市近200家小微企业发展点燃引擎、保驾护航,连续四年被中国银监会淮安监管分局评为“淮安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

  今年以来,淮安农商行主动对接策应中央厨房项目等市、区重大开发项目,共计投放贷款21亿元。通过“淮商易贷”资金为小微企业转贷101笔3.86亿元,发放“统贷通”贷款15户9825万元。截至10月底,全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0亿元,居全市金融机构第一位。

  兴业为民,为电子金融打造新利器

  淮安农商行积极开展内外联动,打造了以网点为支撑、以自助设备为辅助、以电子银行为延伸的电子金融新利器。

  网点服务“旧貌换新颜”。开展精品化网点建设,稳步推进网点转型,加强柜面人员与大堂经理、保安联动性,内外衔接营销客户,不断提升服务质效。自助设备实现“全覆盖”。截至10月底,布设自助服务区100个(其中离行自助区15个),自助设备395台,借助3G移动终端、移动银行(二期)等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将贷记卡、电子银行产品营销与“金手指”相结合,开展“中心+”营销活动。截至10月底,全行电子银行客户数59.54万户,当年新增30.49万户,电子银行客户覆盖率34.61%,较年初上升20.76个百分点;电子银行业务柜面替代率76.71%,较年初上升4.87个百分点;手机银行客户数12.1万户,当年新增7.1万户,增幅达142%;当年完成贷记卡审批4226张,充分打造了“镇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电子机具村村通、家家用上银行卡”的电子金融新局面。 ■干石泉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