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人大代表“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4月17日启动以来,全市三级人大联动,五级9000名人大代表积极参与,体现了与党委同向、与政府同力、与百姓同心、与法定职能同行的定位,找准了人大履职行权与全市聚焦富民的结合点,使淮安发展更有“温度”,让老百姓幸福更有“质感”,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今天起,本报推出“人大代表在行动”专栏,展现行动中的代表风采和感人事迹,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省委“两聚一高”、实现淮安“两大目标”凝聚更多力量。
■记 者 张娇娇 何 渊
通讯员 邢文峰 凌 颖
“十三五”期间,淮安要完成建档立卡15.1万户低收入家庭、47.9万低收入人口、170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脱贫攻坚任务,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在打赢这场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如何作为?
4月17日,淮安市人大代表“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正式启动,通过4年持续深入地开展活动,组织有专长的人大代表深入村居开展千场宣讲,实施智力扶贫;组织企业家代表结对170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实施项目帮扶;全体代表联系1万多户低收入家庭,实施结对济困。全市五级9000名人大代表,不只简单送钱送物,更送理念、送就业,送项目、送创业,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中找到了自己的坐标和定位。
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史和平认为我市开展“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是对“两聚一高”部署的贯彻落实,找准了人大工作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特点鲜明,值得肯定。
千场宣讲 立下脱贫之志
扶贫必先扶志。在全国人大代表、盱眙石马山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叶红以及洪泽区全国劳模,省、区人大代表刘卉看来,宣讲不仅要让群众来得了、听得懂,更要在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上用得上。李叶红和刘卉改变了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宣讲方式,把讲台搬到了自己的山头上、农庄里。这样的“实境课堂”让宣讲人有了更多手把手传授技艺的机会,也让前来听讲的群众有了更多实践的机会。宣讲活动开展以来,已有近2000人次到刘卉的农庄参观学习。
淮安在宣讲的内容上,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既有国家法律法规、惠农富民政策、创业就业政策,也有实用技术培训、医疗卫生知识、金融风险防范、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等多个方面。内容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实用性强,群众喜闻乐见,受到农民群众普遍欢迎。
在宣讲的方式上,更加注重多媒体运用——从微信群到公众号,从网站到电视报纸,不定时、间断性地宣传。同时,注重结合县乡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组织,编排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到村到农户表演,增强了吸引力、提升了效果。
在宣传的对象上,更加注重人群全覆盖——不仅抓好对经济薄弱村、帮扶贫困户的扶智、扶技培训,同样放大村组党员干部在脱贫致富方面的引领作用以及种养殖大户、农民合作社组织负责人的帮扶作用。
目前,全市已经组织宣讲1500场次,受益对象7.3万人次,为拔除“穷根”提供了智力支持,点亮了基层群众的智慧之灯。
百村帮扶 铺就脱贫之路
如何让脱贫之路越走越宽?淮安各级人大代表给出的答案是项目为龙头,产业作支撑。
盱眙县人大代表胡宝彦是盱眙万润发超市总经理。(下转A2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