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大国大爱大胸怀

 

  ■ 王业松

  十九大报告表达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担当和责任,表达了大国大爱大胸怀。

  中国对全球的大爱

  中国共产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领导中国人民对全球的大爱。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9月和10月,习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全世界高度关注。在当前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大背景下,为加强区域合作,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目前已有65个国家和地区加入“一带一路”建设。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倡议,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已于2015年12月25日正式成立。此举同样表现出中国对全球的大爱,彰显着中国共产党的广大胸怀。预计至2017年底,亚投行将有90个正式成员国,遍及亚非欧美澳五大洲,现在放贷已达17亿美元。中国在亚投行占股30.3%,居主导地位。

  大爱是时代的呼唤

  十九大报告第十二部分专门讲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为了完成这个使命,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宗旨只能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推动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以应对人类面临的许多共同挑战。

  面对共同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承担起一个大国担当,这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同舟共济,建成美丽的世界。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的,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布:“中国绝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绝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共产党把“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作为当代三大任务之一,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要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继续发挥负责任的大国的作用,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共建人类美好的未来。

  大爱是对世界的反哺

  中国是一个勇于担当的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采访十九大的中外记者时表示“大要有大的样子”。什么样子?我们中国大而不傲,强而不霸。我们不要优先,我们要共同发展;我们不争第一,我们要齐头并进;我们维护世界和平,但我们不当世界警察;我们不建自己的后花园,我们要建各国共享共有的百花园;我们不但要建设美丽中国,还要建设美丽世界;我们不但要打造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还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中国谋求的“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

  中国倡导的构建“一带一路”,得到世界有识之士的积极赞誉,外国媒体说“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国际合作模式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谋福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获得巨大收获。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于2017年11月1日再次写入联合国决议。

  (作者系淮安市社科联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