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陆彦平
通讯员 汪 凯
2017年,我市农机化工作坚持创新引领、科技驱动、富民优先、产业攻坚战略,在转型升级中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预计到年底,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5%,继续保持苏北第一。
装备结构调整实现预期效果
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我市高性能插秧机、高效植保机及烘干机等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机具实现较快增长,分别达762台、530台、603台,新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大中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等相对饱和的机具发展平稳,报废更新步伐明显加快。
作业能力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实施水稻机插秧346万亩、机插率达到83.2%,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超620万亩,还田率稳定在70%以上,粮食产地烘干作业能力达173万吨,烘干水平达37%,极端气候条件下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此外,我市农机深耕整地、智慧农机以及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也都取得新的进展。
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的业绩
全年新增工商注册登记农机合作社60个,总量达1028个,建成流转土地1000亩以上的“四联”农机合作社10个。富强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黄富强获评农业部“最美农技员”称号,淮阴区惠农、淮安区根本等18个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被评为“全市农业农村创业创新标兵”。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