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省义务教育小学学业质量监测成绩全市名列前茅,省级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数量全市第一,初等教育工作被市教育局表彰为‘先进单位’,成功举办第十一届‘银淮之星’教育教学研讨会,全省小学课程改革现场观摩会在淮阴区顺利召开,“学本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开……”这些闪亮的成绩和荣誉,让淮阴区小学教育在全市勇立潮头,折射出该区小学教育工作有进展、有亮点、有突破。

  亮点一:聚焦精细 实现管理上台阶

  老子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精细化管理是学校追求完美、实现卓越的重要过程,是适应市场竞争、打造学校品牌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学校整体执行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淮阴区教育局于2017年2月制定了《淮阴区小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及《小学精细化管理考核评估细则》,从行政管理、环境管理、学校文化、教师管理等八方面共计38项具体指标,对学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进行考核评估,让每所小学把精细化管理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贯穿于制定目标、完善过程、落实措施、结果评价等各个工作环节。教育局在实施方案颁布后,于4月下旬深入学校对精细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过程性督导检查,并召开了“聚焦精细管理 构建四声校园”现场会,指导学校积极改进和完善精细化管理工作,督促落实各项管理措施。6月下旬,该区邀请外市教育管理人员对所有小学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进行“第三方”视导,按照评估标准逐条对照检查,为每所学校出具《精细化管理评估反馈报告》,并将此次精细化管理工作评估结果作为对校长考核评价和学校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淮师二附小、南陈集小学、西宋集小学、韩桥小学沙河教学点等几所学校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成效显著,受到上级领导和第三方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促进了该区小学管理日趋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亮点二:深化课改 促进课堂高质量

  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近日在《人民日报》撰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文中明确指出“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始终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应该说是在全国范围内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淮阴区在近几年推进的“探究互助”模式初见成效的基础上,从今年9月份开始,区教育局邀请全国著名教育改革专家龚雄飞先生来淮作为期一年的诊脉指导,对原有的“探究互助”模式不断进行完善,提档升级,全面推开“学本教学指导下的探究互助”课堂教学模式。9月3日、10月8日,龚雄飞教授已经来淮为全区所有小学校长、教干及骨干教师作了两场专题报告。为了让“学本教学”落地生根,教育局专门出台了《推进学本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方案,建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制定了周查、月通报、学期考核等相关制度和考核机制,明确了学校的责任和目标,采取逐步推广全面实施的方法,从行政上推动工作的开展;各校都纷纷行动起来,展开“学本教学”系列研究,安排所有老师学习“学本教学”,开展大讨论和集体研讨活动,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尝试使用“学本教学”模式,真正将学本教学落实到课堂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良好局面。北京路小学、吴城小学、刘老庄小学、韩桥小学等学校学习氛围浓厚、活动精彩纷呈、推进扎实有效。“忽如一夜春风来”,一场课堂教学改革大幕正式拉开,“填鸭式”、“满堂灌”已经成为过往,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活动场”、“情感场”、“思维场”,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站到课堂中央。

  亮点三:开发课程 彰显学校新特色

  围绕人的发展需求设置适合的课程体系,才能让教育回归本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调动学生发展积极性,促进学生协调发展、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区教育局立足本区实际,不仅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同时非常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求学校依据学校文化、特色品牌和地域文化资源构建符合学校自身独特的课程体系,以拓展与整合为主线,在完成基础性课程教学的同时,着力开发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拓展性课程,继而研发精品课程,逐步形成彰显育人理念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淮阴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作为课程研发试点率先展开,其他各校相继积极组建课程研究团队、制定课程研发方案,形成了以点带面、各具特色的格局。比如淮阴小学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儿童田园行知课程》、淮阴实验小学的《生命化教育理念下儿童生活样态校本课程》、刘老庄乡中心小学的《红色文化背景下的国防教育课程》、袁集乡中心小学《快乐足球校本课程》等等,建立起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学生需求,已经成为这些学校对外宣传的一张闪耀的名片。截至目前,在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创建中,淮阴区共有省级小学特色文化项目3个,市级特色文化项目6个,位居全市第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淮阴区小学教育工作者以孜孜不倦的奉献精神开创出了今天令人可喜的教育教学新格局,用心血和汗水铺筑起了莘莘学子灿烂的未来。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