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杜勇清 通讯员 金戈
本报讯 今年以来,清河新区从问题入手对症施策,倒逼园区建设增效提速,预计全年可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3亿元。截至目前,该区列统工业产值、开票、入库税金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8%、31.68%、2.88%,跑出发展加速度。
激发创新活力,补齐要素“短板”。针对区内企业高端人才和创新平台不足这一弱项,清河新区管委会以骨干企业、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为切入,全力推动企业博士后工作站、企业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等“两站三中心”研发机构建设。截至11月底,清河新区企业已建成国家级“两站三中心”平台2家、省市级35家。继区内重点企业顺泰包装获批省级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后,清河新区企业累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7件、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件。
主攻项目招商,破解发展“瓶颈”。今年,清河新区在对区内存量资产进行排查摸底的基础上,改变以往相对单一的招商引资模式,采取全员招商、存量招商、二次招商和产业招商“四措并举”策略,先后派出12批次招商引资小分队奔赴北京、武汉、深圳、广州、上海、营口、合肥等地,成功签约亿元以上项目8个。
建立挂钩机制,当好服务“保姆”。清河新区结合“三进三帮”活动,制定了挂钩服务企业制度,采取“点对点”服务方式,对接企业需求,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得益于此,旺旺口泡刹项目今年10月正式通过市亿元项目考核,淮安宝龙天地商业街一期已全部建成并正式开街,恒盛科技园顺利开工建设,投资1亿元的新区110KV白鹭湖变电所项目土建工程主体结束,华君大型商业综合体成功入驻,澳洋顺昌技改项目二期已投产达效、三期厂房也已主体封顶,总投资10亿元的PSS蓝宝石图形产业化项目将于本月开工。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