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伟
本报讯 学习古典诗词对于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2014年以来, 淮安市勺湖小学一直积极响应淮安区教育局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号召,确定了以“诗化校园”为主的特色项目,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古典诗词学习活动。
思想重视,认真落实,是创建省“诗教先进单位”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自创建工作以来,学校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诗化校园”工作。每年,学校都要召开诗教工作专题会议,统一思想,让全体师生充分理解古典诗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其精炼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和谐的韵律、真挚的情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推进省“诗教先进单位”创建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心灵最为纯净的少年时期接触经典诗词歌赋,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终身受益。
创设环境 营造氛围
营造浓郁的诗教氛围。学校在校园入口处设置诗词展板,定期更换展示内容。教学楼走廊装饰诗词配画,各班级图书角均有一定数量的适合学生诵读的古典诗词书籍,学生的文具、书本扉页摘抄一些古典诗词,黑板报开辟“每周诗词”专栏。
学校将校园诗教融入到学生一日学习生活中。清晨、傍晚,校园广播播放古典诗词吟唱曲目。为了让古典诗词牢牢地扎根于校园,学校充分利用每一块育人领域、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类公益活动、每一次师生交流,让校园充分诗化起来,让学生有意无意之间接触和感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学校的诗词橱窗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操场边的橱窗、校园内的标语、墙壁上的装饰,都尽量做到诗化,让学生在优美的诗化氛围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贴近生活 激发兴趣
古典诗词吟诵,已成为常规。学校规定,每天早读课、晚辅导为全校诵读古典诗词时间。同时,提倡上学、放学路上背诵古典诗词。语文老师将“校园诗教”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多方面、多角度去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老师定期家访,鼓励家长参与辅导,让诗词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还通过诗词创作竞赛来促进诗教工作,包括格律诗词创作竞赛、讲解古典诗词故事、古典诗词背诵竞赛等。
各班由语文教师负责,成立 “古典诗词兴趣小组”,吸收更为广泛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华古典诗词的队伍中来,对其进行塑魂植根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古典诗词兴趣小组”每周活动一次,学生每周一份作品,民主评议,优秀诗作展览、赏析或发表。学生们兴趣盎然,佳作迭出。
学校成立了以诗教为主要内容的“勺湖诗社”,将诗社活动列入学校工作计划,邀请淮安区诗词楹联协会专家担任顾问,正式编辑出版了《勺湖诗刊》,为学生的诗词作品提供发表的园地。他们还深入街道社区、名胜古迹地进行社会实践,全面提高观察事物、了解社会和采访写作能力。勺湖诗社还通过举办诗词朗诵会和诗词创作会等活动,不断激发师生的创作热情。
总结经验 展示成果
勺湖中心小学在“诗化校园”创建过程中有许多做法已经成为学校的常规。学校开设“每周诗词展示”活动,通过演讲、朗诵、讲解古典诗词故事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现的平台;学校编写校本教材《勺湖中心小学古典诗词教本》,每个年级都分上下两册,计12册,让学生轻松积累、受益终身;各班级“每周一诗”确保学生在六年时间里能够背诵200首以上的古诗;每学期进行8次古典诗词读书笔记展评,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各班级设立古典诗词图书箱,并实行图书交换制度,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每年一次全校性“古典诗词文化月”更是学校创建“诗化校园”成果的集中展示.此外,每学期末的总结经验,展示成果,评选“诗化校园”活动先进班级、优秀教师。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对教师进行分别考核。考核结果和绩效工资挂钩奖惩兑现,充分调动了全体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近几年来,勺湖中心小学的“诗化校园”创建工作得到了市、区诗词协会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童怀松》校报经常发表师生创作的优秀诗词作品,并向全国各类报刊推荐。学校将“家长开放日”和“诗化校园”活动成果展示结合起来,让家长和社会了解、支持学校的创建活动,使之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素质教育的一个展示窗口。由该校开展的《诗化校园》主题研究,已成功申报教育部十三五重点课题,目前已进入结题阶段。2014年,淮安区诗词协会在该校龙光阁校区挂牌成立;2016年学校被淮安区诗词楹联协会评为“诗教先进单位”。《江苏文学报》、《淮安日报》、《淮安区报》等多家媒体曾多次对该校的“诗化校园”创建工作进行了报道。
2017年11月18日,由该校牵头成立的淮城街道诗词协会在勺湖小学龙光阁校区举行挂牌成立庆典。淮安市诗词协会会长荀德麟率领全市各县区诗词协会负责人及部分诗人词家莅临,淮安区诗词楹联协会会长周学俊,淮安区淮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徐爱春、副主任牛延华、宣传委员蒋桂芳、教育助理卞开广及来自淮城街道办事处的15位社区书记等近80人到场祝贺。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