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让诗歌的语言与精神之美在课堂绽放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变革,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学品质的不断提升,淮安市“唐玉辉特级教师工作室”于12月14日上午,在淮师一附小开展了以“指向言语实践的诗歌教学”为主题的阅读教学研讨活动。参会人员包括工作室全体成员以及该校和集团兄弟学校部分小学语文教师。

  活动上半场,两节教学观摩课分别由工作室成员展示——安澜路小学王群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青蛙写诗》,淮师一附小刘开伟主任执教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两位老师依循工作室教学研讨方向,精心研读教材,挖掘诗歌文本在不同年段的教学特点和育人价值进行有效教学。王群老师在教学中,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学文的同时自由地识字,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在学习诗歌时,通过听声音、谈感受,体会雨点儿的小,青蛙的高兴,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利用学生形象思维的优势,让学生到文中找一找,圈一圈,然后将实物与标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对标点符号有了初步认识。刘开伟主任基于教材特点和四年级学情特点,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通过交流所学,深化合作,加强学习。在学生较为熟练地运用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以关联生活、想象画面等方法入诗境、悟诗情,并通过对创作背景的拓展了解及两首诗之间的联系比较,指引学生深入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活动下半场,在评课研讨中,在工作室领衔人唐玉辉校长的指导下,由工作室成员高兴蕾、孙静、毛菊红、张建萍四位评课老师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达成、教学的课堂与推进与应答、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质量、课程资源的转化与运用”4个维度,12个小点对两节观摩课进行评点。然后,张军主任就古诗教学,基于能级目标谈了自己的专题思考,通过他的阐述,与会老师对于各年段的古诗教学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更加清晰。最后,唐校长评价两节课的显著特点是都能基于学情,基于年段目标设计教学流程,但在教学中对于课堂的推进与应答等相关环节力度与效度还存在提升的空间,时间的把控还要再适切。剖析原因,应该明确教学要干什么,做什么——关注“内容选择,目标起点,提问应答”三方面。同时肯定了高兴蕾老师的反思能力;孙静老师的重建能力;毛菊红老师的课堂聚焦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随后,他又对工作室成员寄予希望并提出下一阶段的学习要求:要通过不断读书充实自己,要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深入反思与重建,要勤于动笔,学会总结提炼自己的所思所想,要在不断的磨课研讨和写作中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品质。■朱彦 张军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