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徐子钧
社区警务工作平凡而琐碎,细微却又重要,而年近知命的叶恒华仍以共产党员的挺拔身姿,以老骥伏枥的担当精神,以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以追求“极致”的态度,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求索向前,成为我们身边的榜样。别看叶恒华平时为人很随和,但是在工作上却是个爱犯“轴”的主儿。社区警务常常是鸡毛蒜皮、零零碎碎的工作,基础工作体量非常大,要做到面面俱到真的非常不容易。有人说社区民警就是“和事佬”,工作干到“差不多”就行了,但叶恒华偏不信,总是要把百分之一百的工作干到百分之两百。
在日常工作中,叶恒华不仅仅简单的管人、看人、罚人,而是坚持思想教育和感化为先,用善心和耐心改造人心。这些年,每当抓获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他心中总不是滋味,总有说不出的感受。在一次讯问故意伤害他人的未成年嫌疑人汪某时,面对叶恒华凌厉的攻势、缜密的问话,汪某自知难逃法网便威胁他说出来后要捅了他。面对汪某的幼稚和狠劲,想到汪某今后人生道路,叶恒华思考的依然是如何挽救眼前的少年、如何使未来的社会少一颗怀恨的心,叶恒华持续坚持对汪某开展思想教育和感化,苦口婆心,摆事实讲道理。经过叶恒华一整夜的说服教育工作,汪某最终心服口服,不仅交代了故意伤害他人的作案经过,还将自己所作的盗窃电动自行车、入室盗窃等二百余起案件和盘托出并表示要重新做人,不辜负警察的良苦用心,不给社会添乱。
为了方便社区工作,叶恒华将在部队时养成的整理维护数据的习惯带到了社区工作中。他把整个社区情况划分成了几个片区,片区又分成了排和列,都编辑到了自己手机的表格里。在平时的工作中,如遇一些细微可疑的人员,他总是不厌其烦的上去盘问几句,了解一下情况,将有用的信息记下并及时编辑进自己的手机里,还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代表着不同的意思。经过长期的积累,渐渐地这些一个个不起眼的小数据便汇成了海量大数据,成为叶恒华随身携带的“档案室”。有了这个“档案室”,叶恒华也协助破获了不少案件。叶恒华所在的社区是回迁房、解困房、廉租房、城中村集中区域,社区人员结构复杂,部分居民素质较低,几乎没有物业管理或物管力量薄弱,曾经环境杂乱、案件高发。他任社区民警期间在社区张贴各类案件预警信息120余期,发放协查通报2000余份;宣传防火、防盗、防电信诈骗、防燃气中毒以及事故现场逃生、自救等方面安全防范小常识5000余份。他组织群防群治力量经常性地在社区内开展巡逻、宣传工作,积极发现苗头隐患,主动靠前处置化解,在他的努力下,几年来他所负责的社区刑事(治安)案件发案数直线下降,发案总和不到往年发案数的四分之一,使一个过去电动车等财物经常被盗、群众怨声较多的治安乱点整治成为现在发案少、群众安的社区。
从事社区警务工作7年来,叶恒华主动发现、积极介入、提前预防,先后成功预防各类违法犯罪行为130余起。群众有困难有纠纷也愿意主动找叶恒华来咨询、解决,有线索也愿意主动向叶恒华提供,他的警务室成了群众没事就去转转的普法站、倾诉点、暖心店,叶恒华也成了深受辖区群众欢迎和尊敬的社区民警。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