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岳文 贾明
本报讯 今年以来,涟城镇从构建党风廉政建设新模式入手,坚持“两个结合”、健全“三支队伍”、用好“四个阵地”,夯实基础,筑牢防线,着力开展廉政文化进基层、廉政监督进村(居)活动,有力促进了基层的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廉政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以加强党员干部和村(居)领导班子廉洁自律工作为抓手,强化对干部的执纪监督,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廉政建设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各村(居)自身的文化资源,拓展形式,创新载体,多层次、全方位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文艺演出、征集党风廉政建设警言警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的宗旨意识。
健全“三支队伍”。成立村(居)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基层党委设立纪检委员,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共同对村(居)的重大事务决定、重大项目建设、重大资金使用、重大救助和补贴发放等工作进行监督;聘请老党员、老干部担任村(居)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对村(居)“两委”成员工作及生活情况进行监督;设立廉政文化活动室,组建文艺宣传队伍,开展以廉政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全方位构建农村廉政文化宣传网络。
用好“四个阵地”。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将村(居)党务、村务、财务工作最大限度地向广大村(居)民公开,实现公开事项常态化;村(居)服务中心便民窗口,以强化社会治理、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规范农村管理为抓手,实行“一站式”服务,并且坚持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农家书屋等载体,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开放廉政图书角,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宣传;充分利用廉政教育基地,适时组织广大党员参观学习,接受廉政文化熏陶,筑牢廉洁防线。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