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从淮安新安小学走出了一支闻名全国的少年儿童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简称“新旅”),他们以宣传抗日救亡为宗旨,历时17年,行程5万余里,谱写了中国少年儿童革命史上的壮丽篇章。新旅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结出的硕果。那么新安旅行团与生活教育思想有怎样的联系?新旅是以怎样的方式实践生活教育思想的?今天我们如何传承生活教育思想?本文试就以上问题作探讨。
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他所倡导的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了克服长期以来教育脱离大众,脱离社会的生活实际,他认为“生活即教育”必须注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样的教育。”他认为“过健康的生活就是受健康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就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就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就是受科学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就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另一方面是“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他说:“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书籍,不算是受着劳动教育;过的是迷信生活,虽天天听科学的演讲,不算是受着科学的教育;过的是随地吐痰的生活,虽天天写卫生的笔记,不算是受着卫生的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的行动,不算是受革命的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革新精神和民族特色,他始终高举教育救国大旗,以德立教,爱满天下,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振兴中国乡村教育为己任。他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和崇高人格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二、生活教育思想与新安旅行团
(一)生活教育的试验田——淮安新安小学
为了实践生活教育思想,他于1929年6月在淮安河下莲花街创办了新安学校,并亲自担任校长。第二年春天,陶行知又委派他的得意弟子汪达之来到新安接任校长。汪达之忠实地、富有创造性地实践“生活教育”思想,学生在学校既学习又劳动,聘请当地木、瓦工等有专长的农民作为校外辅导员,学会修屋建房、打草鞋、做粉笔、编织蒲包,为周围老百姓组建生产合作社,帮助他们联系销售农产品,改善了群众生活。学校办得风生水起,被当地老百姓誉为“古庙活菩萨”(学校原先由古灵王庙改建的)。
1934年,汪达之结合几年来的办学实际和成功经验,制定编撰了《新安小学第六年计划大纲》。《大纲》提出明确的五项生活目标,即康健的体魄,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趣,生产的技能,自由平等互助的精神。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要求俱无尽细,如每天整洁一次、每天写日记一篇、每天喝开水五大碗、每天大便一次,且有定时。同时还要求每位同学至少学会一样生存本领,如会唱十二首歌曲,会游泳,能撑船等。这样的要求恰与现今提倡的素质教育暗合,以至于近年来媒体对这份大纲疯传热议,有人撰文《七十年前的素质教育》予以点赞。
(二)新安旅行团的前身—新安儿童自动旅行团
1933年10月,为实践“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理念,汪达之将新安小学七名基本学生组成了“新安儿童自动旅行团”,赴上海进行了54天的修学旅行,在上海他们参观工厂,访问工人居住的棚户区,到租界了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与报童交朋友,还被请进光华、大夏等大、中、小学校进行演讲,修学旅行结束后他们还撰写了《我们的旅行记》,由上海书局出版发行。这一创举轰动了大上海、震撼了教育界,创造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奇迹。陶行知题诗“一群小光棍,点点有七根;小的十二岁,大的未结婚。没有父母带,先生也不在;谁说小孩小,划分新时代。”给予高度赞誉。
(三)新安旅行团—教育奇迹的缔造者
1935年10月10日,汪达之有了新安儿童旅行团修学旅行的成功体验,在陶行知先生的全力支持下,缔造了闻名中外的新安旅行团,十七年征程,五万里风云,全国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留下新安旅行团的足迹和辉煌。新旅为民族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培养了横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和艺术等领域大批杰出人才。如原中央国家工委宣传部长张牧,原解放军总政文化部副部长聂大朋(正军级),原全国妇联副主席、上海市妇联主席关建,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设计者、国家核潜艇研究室主任钱凌白,第一颗人造卫星瞄准具设计者王山,航天部火箭改动机设计工程师、中科院战略与外交研究员华棣,原《光明日报》总编辑姚锡华,原《体育报》总编辑左林,著名油画家、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峰,原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香港舞蹈协会艺术总监舒巧,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书记、大提琴教授宗柏等。据不完全统计,新安旅行团六百余名团员中有二百多人成为各条战线的精英人才,成才率达百分之三十几,创造了中外教育史上的一项奇迹,成为生活教育思想的一个成功范例。新安旅行团无愧为当代中国教育的一面旗帜。
(四)陶行知对新安小学及新安旅行团的支持帮助
陶行知不仅在思想上、精神上给予影响和鼓励,而且在物质上也不惜代价全力支持新安小学和新安旅行团。汪达之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苦苦支撑着新安小学,陶行知知道情况后拿出工资寄给远在安徽的汪达之的母亲,帮助汪达之尽孝,以解后顾之忧,他还题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赠给新安小学老师,赞誉以汪达之为首的新安小学同志的无私奉献精神。介绍新安儿童自动旅行团到上海天厨味精厂参观访问,并题诗称赞。新安旅行团出发时,为扩大影响、提高宣传效果,陶行知将母亲的500元人寿保险金全部拿出来,并帮助他们购买一套放映设备。1938年新旅在武汉期间,陶行知参加“新旅成立三周年纪念大会”,同时撰文《让孩子们骑到真理的背上去》鼓励团员们。新旅在武汉的工作得到陶行知的高度赞誉,诗歌“人从武汉散,他在武汉干,一群小好汉,保卫大武汉”是最好的佐证。总之,陶行知对新安小学和新安旅行团的成长、壮大倾注的大量的心血。
三、生活教育思想在新安小学的传承
生活教育思想是新安小学办学的思想源泉。践行生活教育思想,学习新旅精神,培养新时期的小好汉,是几代新安人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办学追求和育人目标。近几年学校紧紧围绕传承“生活教育思想”这一办学主题,借鉴新旅成功育人经验,探索并实施“小好汉”成长教育。学校提出“做新时期的小好汉”的育人口号,确立“会阅读、善思考、能自主、有担当”的育人目标,构建“三动一静”课程板块(即劳动课程、活动课程、运动课程和思维课堂课程),将课程与生活、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勤快、快乐、健康、智慧的新时期小好汉。目前学校已基本形成以新旅红色文化为土壤、以绿色成长理念为主干、以营造金色童年为愿景的学校文化格局。
生活教育在新安旅行团的成功实践,堪称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段经典,是生活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更是“生活教育”理想的成功典范。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虽时过八十余载,但与当今的素质教育仍然非常契合。作为“陶研天然基地”的新安小学、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在传承、研习生活教育思想,引领新时代教育,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 淮安市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馆长 顾学让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