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吕晓东 唐光金 记者 宋莹莹
2017年6月15日,作为全市重大项目之一的江苏国信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2×400MW(9F)级燃机热电联产第一套机组顺利投产,标志着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载体功能建设又填新动力,将形成巨大经济社会效益,对苏淮高新区发展具有重要支撑服务作用。
投资建设规模大。江苏国信淮安盐化新材料产业园区2×400MW级燃机热电联产工程是国信集团在苏北投资建设的第二座燃气发电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年用气量9亿立方,占地面积约220亩。项目设备、生产工艺皆为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建设速度快。项目于2015年2月得到省发改委正式核准,2015年12月6日浇筑第一灌混凝土。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克服诸多困难,加快手续办理,加强工期管控,不断推进工程进度,两套机组均一次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其中第一套机组于2017年6月15日投产,第二套机组于2017年7月7日投产,实现了工程进度最优。
工程建设标准高。该工程以争创国家优质工程奖为目标,分别聘请江苏省电力设计院设计,省电建三公司承建,上海电力监理有限公司负责监理,全方位组织工程质量管理策划,优化设计共计26项,严格执行四级验收制度,有效保证了工程质量。省质监中心站9次检查,全部取得零整改的好成绩。
经济社会效益好。项目竣工投产后,可形成发电量95万千瓦、供热量400吨/小时的生产能力,年实现产值约30亿元、利税约3亿元。采用先进天然气发电技术,基本无污染因子排放,可减少耗标煤135万吨。另外,该项目作为淮安热电联产规划的公用热源点,能够满足苏淮高新区及我市南部供热片区的供热需求,替代高污染、低效率的分散供热小锅炉,大幅度削减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同时解决园区用气、供热等生产要素瓶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