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区总工会党组书记、
副主席 刘光辉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我们的工会组织如何不忘“为发展建功业,为职工谋利益”的初心,围绕组织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淮安区篇章而奋斗这个新时代工运主题,找准工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同心圆”,实现由大变强的历史性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工人阶级、关心广大职工,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根本追求。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围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理念推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习总书记多次就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和重要论述,为我们做好职工群众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我区各级党政机关、工会组织和社会各界凝心聚力,营造了又快又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局面,但与新时代新要求相比,目前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氛围还不够浓厚;尊重劳动和鼓励创新,让职工实现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还不够有力;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主力军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依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作为工会组织,我们必须跳出就工会论工会的狭隘思维,坚定不移地高举服务大局的旗帜,教育和引导职工树立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积极投身“建功十三五,当好主力军”各类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大力提升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促进全区发展献智出力。
社会“新矛盾”的变化,要求我们要以竭诚服务职工为宗旨,树立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就是工会组织新的使命和责任意识。
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是党中央作出的科学判断。反映在劳动关系领域,在职工群众需求内容和形式上也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特点。随着经济社会组织发展,职工多元化需求与现实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将日益凸显。在诉求主体上,随着劳动法律的普及,职工的法制意识和能力的增强,劳资纠纷由以个体争议为主逐步向以集体群体纠纷为主转变,在诉求内容上,由单纯的涨工资提福利转变为既有物质要求,也有精神追求,既有职工本人诉求也有子女长辈需求,既有城市新市民追求,也有新农村利益的守护,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各级工会组织积极行动起来,把握新变化,适应新要求。要努力推动停产半停产国有集体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逐步解决,随时关注参与改制破产企业职工利益的维护,积极参加政府层面各类涉及职工利益政策措施的制定,努力从更高层面和源头参与上,做好职工利益“代言人”角色。积极参与政府、企业协商机制,深化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建设,要以和谐劳动关系示范乡镇和示范企业创建为引领,进一步推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的落实。要把困难职工帮扶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加大特殊困难职工群体尤其是下岗职工、农民工帮扶力度,提升精准帮扶水平。
坚持“四个全面”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工会组织自觉投身改革,树立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争当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和“娘家人”的理念。
(下转C4版)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