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侍农
市第七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召开,提出按照“三重抓一深化”要求、打造高价值、高颜值农业,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市农委把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发展。
一是紧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兴旺”。扎实稳定产能促“产业兴旺”,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970万亩左右。扎实调整结构促“产业兴旺”, 建设优质稻米基地260万亩,鼓励杂粮杂豆种植,将“土产品”打造成特色“新产业”。 扎实优化“4+1”政策促“产业兴旺”,创建蔬菜全产业链示范园区,新增高效设施园艺面积6万亩;放大畜禽产加销融合发展模式效应,将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73%;新增高效设施渔业2万亩,加快形成特色水产三大优势产区;力争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
二是紧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大力促进农村“生态宜居”。围绕“农村增绿”,促进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协调融合发展,助力农村更加“生态宜居”。深化“绿色淮安”建设促“生态宜居”,完成成片造林面积2万亩。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促“生态宜居”,全市化肥农药用量保持“零增长”,深耕绿肥轮作面积3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率61.5%,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超过92%。深化循环利用创新促“生态宜居”,通过“种养结合”等模式消纳和转化利用,控制水气污染源头,美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三是紧抓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培植壮大,大力促进农民“生活富裕”。扣住新产业链条拉长促“生活富裕”,扶持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由卖“原料”转向卖“产品”。加大对3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的招引力度,全年招引项目不少于40个。扣住新业态溢价增值促“生活富裕”,启动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快触网碰网、线上线下对接融合发展,农产品网上销售额突破50亿元。发展“三品一标”100个,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1个,做强“淮安味道”。扣住新主体做大做强促“生活富裕”,着力培育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以上,销售过亿元农业龙头企业30家。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度全市新增5%。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