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一芳
近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决定,2018年要加大力度治理“红顶中介”和行业协会乱收费问题,实行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动态调整。
何谓“红顶中介”?“戴市场的帽子,拿政府的鞭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在政府不断下放权力、减少审批、降低收费的时候,与此类部门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机构,动起了歪脑筋,打着“中立”“第三方”的幌子,把相应的“权力”暗度陈仓地承包了下来,通过形形色色的手续、关卡、资质、认证,制造出依然带有垄断色彩的“隐形审批权”,继续折腾企业与老百姓:钱照掏,路照跑,甚至掏得更多、跑得更久。曾有一项调研显示,“原来在政府部门200元能办的事,到了指定中介机构,2万元都办不了。”显然,这与简政放权、让利于民、培育中介服务业的初衷背道而驰。
打蛇要打七寸,整治“红顶中介”也要找准“七寸”。“红顶中介”的“七寸”在哪里?“红顶中介”的所作所为,归根到底还是“利用”了政府的权力。一些“红顶中介”悄悄接过政府下放的审批权限,俨然扮演起一些地方政府代理人的角色。根据调查,这些“红顶中介”服务者,人员构成上多属于“关系户”。依靠着少数官员提供的便捷进行着利益输送,在官方“指定”之下,办事效率低下,官架子十足。这样的“红顶中介”极容易形成对中介市场的新垄断,使得凡是不依附权力的中介机构往往无法根据市场法规吸引客户,导致中介市场扭曲,并形成价格畸高等多戕害市场的现象,增加企业成本,同时,“红顶中介”依靠权力撑腰,不愁业务,不会提高服务质量,致使中介市场畸形。可见,不斩断权力对中介市场的干预,中介市场难以健康发展。
整治“红顶中介”的要害,在于强化对权力的监督,斩断公权的私欲,从体制机制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和距离,该下放的权力及时下放,不该管的领域坚决退出,彻底给“红顶中介”断奶。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