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幸福淮安的靓丽名片

 

  2017年12月27日至28日,2017年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专题研修班暨家庭发展经验交流会在京召开。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会长李金华,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专职副会长姚瑛,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理事长郝林娜出席活动。国家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司司长王海东主持会议。我市副市长刘必权、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赵国强应邀赴会。会上,淮安市被表彰为第二批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这也是江苏省第二个获此殊荣的省辖市。

  党政主导

  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市主要领导先后6次对创建幸福家庭活动作出重要批示。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被纳入《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把“家庭保障”列入全市科学跨越发展目标考核体系加以推进。在全省率先设立家庭发展指导处。制定出台《关于做好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意见》,将增进家庭健康和谐幸福写进指导思想。

  部门协同

  确保创建活动形成合力

  创建幸福家庭活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市教育、财政、人社、信访等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制定完善促进家庭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了创建活动的强大合力。

  宣传倡导

  确保创建活动深入人心

  创新载体。以“幸福家庭·和美生活”为主题,先后举办家庭人口文化摄影大赛、“生育关怀幸福家庭”等主题宣传活动。示范引领。连续五年开展幸福家庭示范户评选表彰活动。开展“幸福淮安人”征文大赛活动,收集幸福家庭先进事迹并编印成册。2016年,金湖县邹正清家庭被表彰为“全国幸福家庭示范户”,孙成斌家庭获“全国文明家庭”称号,王元国等7户家庭获省文明家庭称号。彰显特色。由市卫生计生委参与筹拍的电影《童年周恩来》被中宣部初定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20周年献礼片。

  健康服务

  确保创建活动惠民利民

  完善健康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2237个。创成57个国家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2个全国百强乡镇卫生院、2个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个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135个省级示范村卫生室,国家和省级示范化率居全省前列。医联体建设独具特色,优质医疗资源逐级下沉。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来淮调研时充分肯定我市“强基层、建机制、优服务、育人才”的工作做法为全国提供了样板。推进家庭签约服务。全市组建787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服务实现县区、乡镇、村居全覆盖。落实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提高到60元,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14大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关注重点群体健康。推进幼儿早教示范工程。实施“助您好运—免费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和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女性关爱”项目。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春驿站被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列为“青春健康教育基地”。

  帮扶救助

  确保创建活动解难济困

  完善奖扶政策体系。建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重点用于帮扶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在全省独家制定出台“50—59周岁农村独生女父母奖励扶助”政策,每人每年给予600元奖励。扶助计生特殊家庭。市卫生计生委联合财政、民政等部门制定《淮安市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实施办法》,加大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扶助力度。构建社会共助体系。市慈善总会联合市计生协开展“慈善淮安—计生润家”项目。市红十字会加大对困难家庭的慰问。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均等化服务,实施“留守儿童健康促进”项目。

  群众参与

  确保创建活动充满活力

  2012年淮阴区建成全国首个计生家庭农场。全市近100个生育关怀基地农场主主动结成“淮安市关爱留守妇女联盟”,为周边留守妇女家庭提供“优先开展技能培训”等“四优先”服务。

  “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自2011年5月开展,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联合实施。围绕“文明、健康、优生、致富、奉献”这五大主题,通过开展“宣传倡导、健康促进、致富发展”三大活动,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家庭领域的社会干预和救助活动,提高家庭发展能力,解决城乡特别是计划生育家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活动开展以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积极响应,省级开展面达100%。2015年底,全国命名首批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32个。2016年,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主题,全国推选出100个幸福家庭。2017年,全国命名第二批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30个。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