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了郭兆俊等12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相对集中居住的议案”,刘仁海等10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议案”,马乃骏等10名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的议案”,综合形成“关于推进农村相对集中居住的议案”,作为本次大会议案。
会议认为,当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升级、城镇化加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新一轮规划布局的关键阶段,以农村相对集中居住为着力点和主抓手,能够有效破解农村人口居住松散、耕地碎片化和资源利用粗放等难题,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振兴,加快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省委省政府全面启动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全市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深入,为推进农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机遇期和改革窗口期,必须抢抓有利时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统筹谋划,创新机制,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农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切实改善乡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努力把乡村建设成为美丽幸福家园。会议强调,市政府应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市情实际,确立目标任务。积极顺应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特征、新变化、新趋势,围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三个步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城乡统筹、以城带乡,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富民利民、惠民优先,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积极构建布局合理的城乡空间体系、适度规模的集中居住体系、融合发展的农村产业体系、支撑有力的政策保障体系等四大目标体系,用3-5年时间建设300个农村新型社区,打造100个美丽乡村,引导10万农户进城入镇,基本实现一般村有条件的农民全部集中居住。今年,金湖、洪泽、淮阴3个县区率先全域推进,其他县区每个乡镇选择部分行政村重点突破,先行实施的乡镇按照乡镇布局优化方案,统筹规划建设相对集中居住点。
二、强化规划引领,提升建设水平。坚持全域规划、多规合一,统筹编制各类空间规划,按照“城市像城市、农村像农村”的发展理念,高水平开展乡村规划建设,形成聚散相宜、大小适度、错落有致的形态风格。统筹考虑人口变化、产业布局、历史风貌、资源禀赋、耕作半径等因素,严格按照“村组酝酿、乡镇统筹、县区校核”程序,规划发展村庄遴选、详细规划编制、房屋造型和套型设计都要得到群众的认可。严格规划实施、强化管控,着力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规划落实不变形、不走样。
三、纵深推进改革,突破瓶颈制约。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探索相结合,着力破解政策瓶颈和体制机制障碍。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实施五大片区土地利用规划,深入推进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和洪泽区建设用地“双减量”改革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结余建新指标在县域内调剂使用机制,有效破解集中居住的用地制约。以深化新型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为主线,加快建立“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和规划管理体系,大力推进“产镇融合”改革试点,加大金湖全域和9个省级重点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力度,推进公共服务向重点中心镇和重点村集聚,不断增强集中居住的集聚和承载能力。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为保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有偿退出、互换并地、入股、转让等多种形式,扩大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试点,通过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来增强集中居住的内在动力。
四、落实配套措施,有力有序推进。强化产业支撑,重点做好“生态+特色”文章,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彰显富民效应,积极在农业内部拓展空间,进一步整合土地资源、抓好土地流转,切实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主动在农业外部寻找出路,多渠道增加群众的工资性、经营性、资产性收入。打造宜居环境,加快城乡公用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城镇社区服务功能配套化,大力推进乡村治理创新,吸引村民就近集中居住。完善政策体系,围绕解决人往哪里去、土地怎么转、钱从哪里来、农民权益如何保障等重大问题,进一步创新思路举措、加强政策集成,形成富有活力、管用好用的体制机制。强化组织领导,市、县区分别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形成市级统筹、县区主体、镇村落实“四级联动”的工作格局,将农村相对集中居住纳入各级年度考核体系,形成合力、联动推进,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会议要求,市政府要高度重视,围绕落实“两聚一高”、实现“两大目标”总要求,将推进农村相对集中居住与加快城乡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三农”发展特别是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三步走”进度要求,统筹做好相关工作,让广大农民享受更多改革发展成果,为谱写新时代崛起江淮精彩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此议案的实施情况,要向市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作出报告。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