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撑起一片艳阳天

 

  ■ 管宁生 周正芳

  本报讯 “忠于职守,甘苦与共,精诚团结,通力合作,请孩子们放心,我们一定倾其所有的陪伴你们,用汗水浇灌希望,用智慧哺育理想。”日前,在淮安区周恩来红军中学初三教育教学工作誓师大会上,初三教师代表的发言,激情满怀,铿锵有力。

  翻开该校荣誉册:2015——2017学年度,连年获得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淮安市、淮安区教育教学质量奖、淮安市先进党组织、淮安区中小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

  据该校校长耿怀青介绍,是红色资源、有效机制、人文关怀、透明公正,领导带头,撑起了学校的一片艳阳天。 

  红色“基因”成了全校师生的力量之源。学校以读恩来书籍,讲恩来故事,学恩来精神,承恩来风范为抓手,强化师德建设和学风建设。“我与总理对话”、“红军精神伴我行”等“红色”活动地开展,让学校的每块墙壁能说话,每寸地面能育人。杜翠老师说,自己是奔着周恩来红军中学这“红色“学校来的,来了,就得好好工作,不能有愧于总理,有愧于红军。作为淮安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杜翠说,她的任务是教好自己的学生,带动她身边的老师。课堂,她创造一个个精品;课后,她和一个个学生交友。在她的努力下,所带班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劲头足,成绩大幅度提升。 

  “领导带头,万事不愁。”红中的班子始终以此为座右铭,要教师做的,班子先做好,要班子做的,校长先做好。班子成员做到“一个坚决”、“两个比较”、“三个争先”,即坚决不脱离课堂,个个担任主科教学任务;与教师比师德,比业绩,看谁更优更强;重活争在先、教研争在先、服务争在先。让师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把红军中学办好,让老百姓子女不花钱享受优质教育,是我职责任所在。”耿怀青不忘初衷,几年来,他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东校区负责人卢国峰主动担负毕业教学任务,西校区负责人姜海军,北校区负责人季学飞,各项工作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德育处副主任彭寿军带病坚持工作,从课堂进病房感动了全校师生。班子成员的敬业精神,成为教师心中的一根标杆,示范引领,全校形成了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可喜局面。

  以心换心,以诚换诚,通过校长和班子成员的人格魅力感染大家。教师有困难全力相助,教师有喜庆真情祝福,教师有想法促膝谈心,教师求进步积极培养。 

  “虽然,我现在是红中的一个无名小卒,但学校领导对我的尊重和关心,让我感动,催我奋进。”王松老师说。一次,王松老师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王老师,生日快乐。”耿怀青校长的一声祝福、一枝鲜花、一盒蛋糕,让他激动不已。王老师今年54岁,原城东中学副校长,从副校长到普通一兵,王松没有一点怨气,毛遂自荐代初三数学课,做班主任,积极投身到该校教育教学活动中。 

  一切以实绩论英雄,以结果分高低,让积极进取的人扬眉吐气。该校每月评选师德标兵,每学期评选先进个人,每年评选最美教师。

  该校“最美班主任”杨忠对此很有感慨。“红中,一个既有竞争,更有情感的地方,在这里工作,顺心、舒心”。在班级管理中,他把目标管理、量化管理和自主管理融为一体。历次考试后,他总是认真统计,分析数据细化到人头,落实到题目,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给教师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几年来,学校重大事情集体研究,一般事情教师知情,且雷打不动,一以贯之。尤其是敏感的用人问题,招生问题,财务问题,不仅事事透明,件件公开,而且成立由普通职工组成的监督小组,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周恩来红军中学师生们正保持昂扬的斗志,坚守无悔的信念,带着理想和憧憬,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