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崇文尚武强少年

 

  ■沈栋亮 刘亚中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是传统文化瑰宝。习武可健体健脑、磨练意志、完善人格、培养民族精神。涟城镇中心小学历经三年艰难搬迁,合班大班额上课,师生精神不振,教学质量不高,为此学校提出以武术为抓手,以“崇德尚武、强我精神、文武双修、提升质量”为目标,大胆改革,不断突破。以社团为点覆盖到面,师生共同参与,共性个性结合,普及与提高并存,习武中渗透武德文化、习武中教化行为习惯,并服务于课堂教学,办学特色不断彰显。

  计划先行。涟小制定师生武术三年滚动训练计划,力争通过三年的扎实训练,达到人人了解武术、爱武术、个个会打武术、唱尚武歌曲;年级要求有梯次,低年级重基础教学,内容为基本动作加武术礼仪、武术小游戏、尚武歌曲、绘画、小故事等,中年级以拳术类为主,五步拳、长拳、太极拳为必学内容加武术书画、武德修养等;高年级巩固强化长拳、太极拳练习、渗透拳击、散打、器械类入门。每个学生有共性规定训练项目,班级有特点(每年自选动作不少于一个)、社团出精品,对在整体训练中成绩好的学生动员参加社团提高训练,每学期一至两次集中汇报展示。

  制度保障。学校制定师生武术训练管理制度,修订绩效工资考核奖励办法,规定教师五十周岁以下同志必须参加武术训练且有达标要求,全体学生参加共性武术训练,学校武术训练工作作为班主任工作职责固化下来。为确保活动质量,制定“四定一保”工作方法,强化过程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文化引领,涟小校园西侧主题墙——篆书崇文尚武,图案为徽章式浮雕,手掌圆弧形向上,掌心为八卦图——寓意文化传承,八卦图寓意不断加深的传统文化。尚武崇文,揭示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突出“武”字,意在加强,八卦图上刻“武”字,也因其之间有渊源,如八卦掌、八卦花刀、八卦形意拳、八卦散手十八招等武术门类;在手掌的边缘,设计习武、学文的抽象人物造型即文武之道、刚柔并济之意;穿过手指尖、八卦图及手肘的是金色的长短不一的线条、齿轮和英文字母,意味现代与历史的时空对接,与世界融合;在图案的右上方是飞翔的鸟儿,即可视为和平鸽,意味教育需要宁静和谐,也可视为雄鹰展翅、鹰击长空、天空任鸟飞之意。整个设计是奖章造型,意味教育的成功、辉煌。一号楼东锁壳南墙以少年强中国梦为主题,太阳为背景,寓意少年儿童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太阳设计为蓝色,既有地球的蓝色,也有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之意,右上角为校徽,形似月亮,月亮绕着地球、地球绕着太阳的自然现象,意味学校紧紧围绕少年强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不懈追求、周而复始、永不止步。两面墙文化设计贯穿一个主题,即崇文尚武强少年。主题墙具有激励性。少年强中国梦回应了习总书记对祖国未来的殷切希望,具有时代特质,少年强,中国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还会远吗?学校橱窗、班班际展台围绕尚武崇德精心布置,将武术类礼仪、历史、风俗、武术字画、英武人物故事、歌曲、习武好少年等内容巧妙地通过师生之手带到学生身边,受到教育;学校围绕“尚武崇文强少年”主题编写系列武术校本教材,分名家介绍、武德修养(故事篇)、起源发展、常用器械、武术乐曲、武术游戏、武术操、武术基础、技术套路、拳术大观等。

  学校利用课间操、大课间扎实开展全校性武术训练工作,校长室、体育组深入检查,不断纠偏,开展级部班际评比;围绕崇文尚武强少年开展“故事大王、小小画家、小百灵音乐会、我是小武侠”等等“我读、我唱、我画、我演、我练”活动,丰富校园生活;组建十八个社团,把具有武术兴趣、潜力、有功底的学生动员到武术社团提升训练层次好人竞技水平,并组织参加各种竞赛,以赛促教促练;合作办学、提升训练层次。学校与峰戈武馆签约合作办学,把峰戈武术馆作为校外训练基地,有效补充校内训练时间不足等问题,同时利用峰戈武术馆教练训练该校教师。学校要求五十周岁以下老师必须参加周二、四下午的武术训练,每学期至少会做一个武术项目;体育教师人人都要会做会教每学期至少一个武术项目,为学校创建武术特色学校提供人才支撑,同时也起到强身健体、提升意志力,更好服务教学的目的。目前校外培训基地百余名学生参训,个别其他学校武术特长生也慕名加入其中,形势喜人。

  习武已成为涟小独特的风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立竿见影,那种练武影响教学的声音没有了,换来的是各项工作的全面提振,学生体质、意志力明显增强,学习效率更高。教育局质量调研,该校成绩不断进位,各种比赛获奖不断超越。教师们也从习武中收益,生病请假明显减少,干劲更足。学校定期组织才艺展示,引导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走上舞台,不断激励,培养孩子自信自立自强的品格。不到两年时间,在活动中武术逐渐崭露头角,先后有朱礼峰等同学参加北京少儿武术比赛,获得金牌3枚、银牌13枚、铜牌19枚;参加第九届浙江省传统武术竞赛集体一等奖;徐星吉、傅楚轩等26人在淮安市艺术大赛获一等奖,参加县大剧院演出、市县春晚演出,获得一等奖11名、二等奖20名、优秀奖30名好成绩。

  围绕武术打造特色文化,建设文化长廊、武术雕塑、浮雕,争取资金将多功能教室、学生宿舍改造为武术文化馆、练功房、展示厅等,添置武术器械。校园布局作进一步调整,改造美化环境,并赋予文化意涵,将加强与涟水县武术协会、散打、太极协会联络交流合作,集聚人才,积极投身全民健身活动中去,放大武术活动半径,提升知晓度。积极争取省市体育部门联系争取活动项目的参与。围绕学校武术创建计划,滚动推进、循序渐进、高歌猛进。

  练武提振精神、促进教学,已成为涟小人深植于心的理念,它引领各项工作提标升格。市县领导多次视察指导工作,给予关怀鼓励,全体涟小人激情澎湃,斗志高昂,在各自岗位上争先创优,为重塑涟水教育新辉煌,推动涟水大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