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市司法局“四手联弹 ” 维护民工合法权益

 

  ■记者 杜勇清 通讯员 陆群尧

  自去年12月以来,市司法局以化解劳资纠纷和保障民工工资为重点,通过“四手联弹”开展“情系民工‘四心’”系列活动,切实维护民工合法权益

  普法是“好手”

  在全市7个区(县)法治广场、公园、长廊、宣传教育中心等阵地联动举办现场法律咨询、法治灯谜竞猜、法治文艺作品展、民工现身说法等活动;集中编印《农民工法律服务手册66问》等3万册,在火车站、汽车站及民工群体来往密集的工作场所或居住地发放;实施民工权益保护“全屏计划”,在电子大屏、广告灯箱等醒目位置宣传法律知识,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介发布法律风险提示,增强民工法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排忧当“高手”

  组织人民调解员深入企业、工地、劳务市场等务工人员集结地,对劳资领域矛盾纠纷进行拉网式排查,各县区设立进城务工人员“法律诊所”,派驻调解员值班“坐诊”;利用“司法惠民服务群”宣传安全生产、工伤保险、购房落户、子女教育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寻求法律帮助的路径。

  服务有“妙手”

  依托“律企同行”平台,组织司法行政干警、法律服务工作者、社会组织、普法志愿者等,深入民工集聚地进行集中走访,开展免费法律“体检”,为企业量身订制风险防范方案等,指导安装“律企同行”手机APP、张贴专属登录二维码;在市政务中心窗口增派公证人员,节假日安排值班人员接受民工预约和办理各项公证业务,对残疾、危重病等不方便现场办理公证的民工,实行上门服务等。

  援助做“能手”

  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简化申请程序,实现民工法律援助案件“受理、审查、指派”一个工作日完成;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的案件,根据民工意愿,采取非诉讼调解方式化解纠纷;将法律援助平台前移,在民工群体来往密集地举办法律援助讲堂、发放宣传资料和张贴宣传标语等,讲解农民工维权法律援助知识;依托各县区14条农公交线车身和农村墙面载体,发布法律援助公益广告。深入实施法律援助“名优工程”,施行“点援制”,受援民工可从专家库自行选择律师做案件代理。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