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张正芳:落红有情 桃李正芳

 

  2012年春,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将“京剧艺术家终身成就奖”授予张正芳。这位从艺60余载,学业专、演艺红、传道精的艺术家,再次受到观众的瞩目。

  张正芳原名宋梅珍,1929年生于上海,祖父是前清秀才,日寇侵占上海后迫使宋家由小康陷入困顿。1939年冬,十岁的小梅珍考进了免费的上海戏校,在唱戏行当受人鄙薄的年代,她改姓为张,取艺名张正芳,工刀马旦。在上海戏校得到了关鸿宾、陈桐云、赵桐珊、朱传茗等前辈大家的指导,张正芳专心致志,学业超拔“正”字辈同窗,与日后的“台湾梅兰芳”——顾正秋同时受到重点栽培。1940年戏校首次公演,张正芳、顾正秋在《八五花洞》中双双饰演“真潘金莲”,一鸣惊人,成“一时瑜亮,无可媲美”。1954年张正芳加入辽东省京剧团(后丹东市京剧团),在东北25年创造艺术辉煌:演出6000场,形成表演细腻、声腔委婉、文武兼备的表演风格。她在传统戏之外还演新编历史剧《天国春秋》《鱼腹山》《桃花扇》等20多出、现代戏《白毛女》《江姐》《黛诺》等40出、移植改编剧《春香传》《文成公主》《墙头马上》《女驸马》等60出。

  早在豆蔻之年,张正芳就萌生入荀派的心愿,当时荀慧生念其年幼在科,允诺“等你长大了,到北京找我”。20年后,而立之年的张正芳实现心愿,在北京拜荀慧生为师。荀慧生悉心指点张正芳学习《红娘》《霍小玉》《红楼二尤》《金玉奴》等荀派戏的“诀窍”,亲授其《卓文君》《杜十娘》两出戏。聪颖的张正芳心领神会,很快把这些荀派经典化为自己的代表作。过了不惑之年,张正芳倾力培养新人,成为中国京剧艺术教育史上首位女教授。经她拔擢,耿巧云、张嬿嬿、叶芳、吕慧敏、潘洁华等新秀脱颖而出,屡获大奖。1962年,周恩来总理观看张正芳主演的《打焦赞》后,走上舞台,亲切地勉励道:“祝贺你演出成功!”

  京剧《金玉奴》讲述,穷秀才莫稽冻馁门前,被丐头金松女儿玉奴搭救,后二人成婚;莫稽中了进士嫌弃玉奴,赴任途中将玉奴推落江心;巡按林润救了玉奴,收为义女,参掉莫稽前程。本幅戏画为“救稽”,莫稽落魄、玉奴善良、金松鲁直的画面毕现眼前,一出疾恶扬善的悲喜剧也由此展开。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