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精准帮扶 实现真“扶贫”

 

  (上接A1版)

  记者在多个乡村采访发现,不管打开干部手机还是到农户家里,都能看到帮扶户的基本情况表,贫困原因分析、帮扶措施、进村入户签到、扶贫进程等记录。

  为精准落实帮扶责任,避免扶而不实、扶在表面,“阳光扶贫”监管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研发了手机APP客户端,为每个帮扶责任人设立账号。市级帮扶责任人每个季度、县区帮扶责任每两个月、镇村帮扶责任人每月入户走访各不少于一次。帮扶情况不仅在手机APP中全程留痕,后台管理部门也可随时查看,对辖区范围内帮扶人员未按要求履职的,系统将及时进行预警提醒。在系统后台,每位贫困户、每个贫困村都有完整的帮扶档案,包括入户走访、入村走访、项目走访、帮扶信息、收入信息、脱贫分析等,对帮扶责任人实时监督、跟踪监管,所有帮扶记录量化考核。

  到目前,市县乡村四级4.49万名帮扶责任人,已深入到结对的8.76万户低收入农户家中,结对帮扶率、实地走访率、信息采集率均达到了100%。

  创新机制“精准定责”

  过去,在扶贫工作领域,有的扶贫干部坐在办公室电话扶贫、审批扶贫;有的仅是节日慰问式扶贫;甚至有的在报表、数字上做文章等等。这些扶贫中的形式主义与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不相适应,严重影响群众的获得感。

  为此,我市创新形成了“三个一”帮扶体系,进一步压紧压实帮扶责任。即为每个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明确一名帮扶责任人;每个经济薄弱村组建一个市县乡帮扶联动组,170名县处职干部任组长;每个统筹带动项目设立一个帮扶工作组,县区党政班子成员任组长。市委还在4个扶贫重点县区设立扶贫专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优选一批乡科级后备干部担任重点县区、重点片区乡镇扶贫专干,大学生村官和90后新入职的公务员担任经济薄弱村扶贫书记(主任),打造高效精干的扶贫干部队伍。所有帮扶力量每个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帮扶走访活动,录入采集动态信息,实现对帮扶责任人的实时监督。

  同时制定信息采集录入4类21项“负面清单”,市纪委7个职能室定点督查7个县区,组织县区纪委、市纪委各派驻纪检组,对系统内所有资金、项目业务数据和帮扶走访数据逐一核查、全面测试,并采取市级督导、交叉互查、县区自查等形式,严肃整治扶贫工作中“庸懒散”、工作不实等问题。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