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金湖县再次荣膺“国家卫生县城”

 

  ■王松

  日前,从全国爱卫会传来喜讯,金湖县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首次复审,再次荣膺为2017-2019年度国家卫生县城,这也是淮安市第一个首次通过国家级复审的卫生县城。

  根据《国家卫生城市评审与管理办法》和《全国爱卫会关于做好下放国家卫生乡镇(县城)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的有关规定,对建成的国家卫生县城每三年进行一次复审。金湖县在2013年底成功建成国家级卫生县城的基础上,从2014年初开始,进一步巩固提升创卫成果,全面开展了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工作,形成了金湖创卫特色。

  健全长效机制,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强力推进长效管理

  金湖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宣传部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卫生计生、城管等20多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抽调人员集中办公,专职从事卫生县城长效管理,将日常工作经费和长效管理工作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做到虽然创成卫生县城,但是,创建机构不撤,创建队伍不散,创建工作不停,保证了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工作不脱节。及时调整了由分管县长任主任,卫生计生、城管、住建等30个部门组成的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实行各委员部门分工负责制和各部门责任承包的管理运行机制。

  依据《国家卫生县城标准》,金湖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下发了《金湖县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实施方案》、《金湖县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任务分解表》等,金湖县长效办编制了《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工作责任状》、《金湖县城区“五小”行业管理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国家卫生县城复审迎检工作内容及要求》等,做到计划制定到位,任务分解到位,责任明确到位,方法措施到位,确保长效管理工作循序渐进、有序高效开展。金湖县委、县政府专题召开会议,全面部署复审迎检任务,扎实有序推进创卫工作,制定出台了《金湖县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强化目标考核。

  同时该县“一报两台”、政府网站、金湖论坛等设立了“县长热线”“创卫热线”、“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之窗”、“阳光12345”、“曝光台”、“健康锦囊”等环境卫生投诉平台及专栏,及时协调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以重点版面报道长效管理工作动态,形成了“电视天天有影、报纸天天有文、广播天天有声”的强有力宣传态势;通过大范围、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全民的大卫生意识有了明显提高。经调查,居民对城市环境卫生状况的满意率达96%以上。

  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市功能

  近年来,金湖县累计投入近100亿元,实施了近400个项目;实施部门分片包干责任制,将县城建成区划分成88个单独区域,明确了79个包片责任部门全面负责,全力推进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卫生单位、卫生大院、卫生家庭等综合创建活动;县财政投资1500万元对城区原有公厕和单位旱厕全面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公共厕所19座,目前其中第一批7座公厕已于5月20日开工建设,国庆节期间已投入使用。第二批12座公厕于9月10日开工建设,所有公厕将在年底前建成使用;采取疏导与管理相结合办法,综合整治流动摊点,推行便民服务点、“放心早餐”等;开展“五小”行业整治,落实食品、服务行业卫生达标措施;解决了一大批与群众直接相关的创卫问题,全面提升了城区整体环境卫生面貌。完善长效管理的创建机制,实行数字化城管,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管,实行“一把扫帚扫到底”的环卫作业管理机制。

  完善长效机制,创卫带动、全面提升,市民的获得感明显提高

  通过三年来的不懈努力,国家卫生县城长效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爱国卫生组织体系全面建立;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道路、绿化和游园广场建设步伐加快,城区主干道全部实施黑色化,城区道路总面积19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2.9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18平方米;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6.2%;城乡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有效天数共357天,环境空气良好天数达标率为87.1%;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2%;城区主次干道实现全天候、全覆盖保洁,市容环境卫生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食品、服务行业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公共卫生得到有效保证;除害防病工作不断强化,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之内;饮用水水源地得到有效治理,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社区环境整治成效显著,群众关心的生活环境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2016年建成省级健康促进示范县,全县实现省、市级卫生镇全覆盖、建成省级卫生村73个、市级卫生村105个;全县建成卫生单位 133个、卫生小区186个;创建卫生家庭3万多户;建成园林式单位81。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