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网

包 容 天 下 崛 起 江 淮
— 淮 安 地 方 门 户 —

我市代表团分组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 张娇娇 何渊 通讯员 凌颖

  本报讯  谈成就,倍感振奋;话发展,更有干劲;提建议,积极踊跃。昨日,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淮安代表团分组审议了省长吴政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鹏、刘永忠,市领导姚晓东、蔡丽新、李晓雷、李伟、葛平等参加审议。

  赵鹏代表说,报告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实事求是,历史性变化、历史性变革令人倍感振奋;部署今后五年工作特别是今年工作措施实在、任务明确、重点突出,令人充满信心、充满期待,是一份文风朴实、全面务实、勇于担当、直面问题的好报告。他说,江苏不仅要实现“六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要在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要加强营商环境、人才环境建设,挖掘、深化、推广淮安101%服务的做法,将改善营商环境作为区域竞争的新优势。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让法治成为发展软实力,安全感成为发展吸引力。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备受代表关注。姚晓东代表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地方带来更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北沿江高铁和宁淮铁路项目并力争早日开工,让我们备受鼓舞。宁淮通则苏北通,苏北通则江苏通。省委省政府以苏北、苏中为重点,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助推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必将为淮安发展注入更强动能、提供更强支撑,我们对淮安未来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姚晓东、孙蔚等代表还建议,按照市场规律,找准各自定位,推动苏北机场资源整合,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李晓雷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提纲挈领,符合中央要求,契合江苏实际,体现了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担当精神。建议省政府依据淮安江淮生态经济区重要区域定位,在考核指标上有所区别和侧重;用系统化思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淮安乡镇相对集中居住工作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苏北土地资源的优势,给予相关土地政策和指标。

  葛平代表说,报告务实、平实,用数据说话,讲成绩不夸大,讲问题不回避,有剖析有方案有安排;报告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得民心、顺民意。以新视野、新理念展望未来,部署工作,特别是积极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努力突破引领性原创成果、增强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加快建设生态保护引领区等十几处关键提法和表述,让人耳目一新、精神一振。建议对高铁建设、深化改革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进。

  会议还审查了江苏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了江苏省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等。

(责任编辑:凌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0517网”的作品均为本网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分享:

评论专区

文明上网,理性回复!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